〔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1999)04-0037-04 1992年7月在联合国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各国首脑庄严签定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1世纪议程》。根据联合国大会精神,我国于1994年3月率先制定了中国人口、 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中国21世纪发展议程》,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是要充分认识和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协调一致,求得互动平衡。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专家、学者对此发表了许多著述、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审视一下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伦理含义。 一、可持续发展观承认并尊重环境、资源的价值,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观把人与环境视为同一个发展系统,不仅重视人的生存与发展,也重视环境对人类的支撑与服务价值,尊重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保持大自然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这是因为同一生态系统内部以及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的转化循环保持输入、输出平衡,是有机生命体生长、发育和运动的前提。人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生态系统中,并且是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影响、干预和改造生态系统的社会因素。人类只有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才能通过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 坚持人和自然的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 页)我国古代也有古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宋代儒师程颐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程氏遗书》卷二上)这一古朴的生存伦理思想告诫人们,人和自然界相互依存,人类不应该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恣意破坏自然界的平衡;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荀子强调了自然法则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儒家典籍中也告诫统治者:“动必以道,静必以理。动不以道,静不以理,则自夭而不寿,夭孽数起,神灵不见,风雨不时,暴风水旱并兴,人民夭死,五谷不滋,六畜不蕃息。”(《大戴礼记·易本命》)即是说,如果不遵从大自然的“道”和“理”,则会给自身和人类带来种种祸殃。 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它为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生成的时空;为一切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生活资料;为一切非生物的形成提供了生成条件;对一切物种的更新和物质转换有着特殊的功能价值。地球生态环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也正是由于地球的形成,才创造了适合生命起源和进化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经济发展观一直驱使着人们为了自己的物欲追求,忽视自然界固有的规律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尖锐矛盾:一方面是经济快速增长的高度工业文明,另一方面又把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举步维艰的困境。我国经济发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采取了围海造田、开山造田、毁草垦荒等手段,结果虽然粮食产量增加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土地的沙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灾害频繁。特别在“左”的思想指导和一系列违背科学规律的口号的鼓动下,日益增加的人口数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滥施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一系列恶果。在水土流失方面,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 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 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即达43万平方公里,注入黄河的泥沙量每年使下游河床增高5~10厘米。水土流失造成地力下降,粮食减产, 大量反复使用化肥,又造成了土质恶化。此外,水土流失还带来了河床升高,湖泊、水库严重淤塞等问题,引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水资源污染方面,据报载,1993年全国的废水排放量达355.6亿吨,相当于12.7 个密云水库的蓄水量。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在13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26条, 重度污染的11条,中度污染的28条。在沙漠化方面,由于滥采乱垦、滥挖乱伐和过度放牧,致使沙暴、大风、洪水、干旱等灾害肆虐,数千里沃野被沦为沙丘荒滩。据统计,目前我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达153.3 万平方公里,占有国土面积的15.9%,超过了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在农药污染方面,目前我国因“三废”污染农田达1000 万公顷, 农用化学品污染达90多万公顷,农药污染农田约1500万公顷。由于大量施用、滥用农用化学物质,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使有机质减少,土壤板结,农产品质量下降,同时还大量杀伤益虫,致使害虫猖獗,生态平衡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