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长久以来,儒家思想是安定传统社会的内在基石,而儒家思想的精华,则尤其是落实在伦理道德方面。 在先秦时代,儒家思想只是众多的学说之一,在当时,诸子并兴,百家争鸣,除了儒家学说之外,还有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不同的学派,每个学派,也都以其不同的思想,相互角力,等到西汉武帝时代,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其他学派的学说,遂逐渐地消沉,只有儒家学说,受到帝王的提倡,在社会上,产生了广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儒家学说,最能符合人性,切合人情,因此,在汉代以后,两千年来,儒家学说,已经成为安定传统社会的主要力量。 晚清以下,西学东渐,新潮拥至,一般社会群众,起而排斥传统思想,视为陈旧腐朽,儒家伦理道德,也多数为众人所抵拒,驯至后来,社会上旧有的伦理思想,已渐遭抛弃,而新的道德观念,又未能完整地确立,因此,在人群的内心深处,往往空虚而难于落实,在人生的价值观念上,尤其欠缺确定的目标。 个人觉得,在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当前,传统的儒家学说,其伦理思想中所蕴涵的精华部分,似乎仍然是值得我们去重新评估,去加以弘扬而应用的。 二 儒家伦理思想的精蕴 儒家道德中最重要的观念是“仁”,《论语·里仁》记孔子之言说: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注:《论语》,据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四书集注》,下引《论语》并同。) 又说: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又说: 苟志于仁,无恶矣。 孔子以为,“仁”是儒者行为中最为重要的德目,任何时候,人的行为,都不能离开“仁”的原则,只有心怀仁德的人,才能在面对是非好恶的行事之时,作出正确的抉择,因此,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将“仁”的观念推崇得很高,他自己不敢以“仁”自许,他也从来不轻易地以“仁”去赞许别人,《论语·述而》记载: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在上述的记载中,很明显地,是孔子不敢自许已经实践到“仁”的标准,《论语·公冶长》记: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十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语也,不知其仁也。” 孔子对于弟子子路、冉求、公西华,虽然也都称许他们各自有其治国的才能,却并不认为他们的行为已经达到了“仁”的标准,《论语·雍也》记: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只有对于弟子颜回,孔子才稍为称许他能够较为长久地不违仁德,其余的弟子,就不能像颜回一样地长怀仁心了。另外,对于历史人物,孔子也只有对于管仲,才从历史文化民族大义的立场,去称许他的“仁”德。(注:《论语·宪问》记: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对于微子、箕子、比干,才从眷念故国的角度,去称许他们的“仁德”。(注:《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因此,“仁”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观念,甚至是孔子思想中“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注: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页十四,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一年台九版。)。 《说文解字》曰:“仁,亲也,以人二”。(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艺文印书馆,一九六五年十版。)《论语·颜渊》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因此,“仁”是一种慈爱的天性,是一种人类天赋的本能,同时,“仁”的精神,“仁”的实质意义,却需要经由人们亲身的实践,需要经由人与人之间相互往还的关系,才能够显现出来,才能够成为真正的道德。《论语·里仁》记: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惟。”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叙述自己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是有重心贯串其中的,孔子的思想,以“仁”为中心,而贯串其“仁”道思想的要目,实践其“仁”道思想的条件,则是“忠恕”,其实,不仅是“忠恕”二者,其他如“孝悌”、“信义”、“礼让”等等,也都是贯穿孔子“仁”道思想,实践孔子“仁”道思想的重要德目。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有许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受时代的影响,而仍然具备实践价值的伦理思想,像前述提到的“忠恕”、“孝悌”、“信义”、“礼让”等等,便都是儒家道德观念中的精华,其在今日,仍然值得我们去重视、去发扬,以下,便将上述观念,分别加以说明。 1、忠恕 “忠”与“恕”,是实践“仁”道最直接的两条途径,《论语·子路》记: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卫灵公》记: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