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生态环境伦理意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许启贤(1934—),陕西扶风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思想家在生态环境伦理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推崇天人合一;在土地问题上,提倡“土地为本”、“地德为首”;在水和森林问题上,倡导“儆山泽”、“养山林”。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解决21世纪的生态环境问题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 B82—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420(1999)04—0044—06

      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技术以及新型材料技术的发展,使探测火箭、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去探索更深的宇宙奥秘;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克隆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上帝”所未曾创造的新型物质、新的生命;信息革命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梦幻般的遐想。总之,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神奇的威力,给人类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

      但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由于过去长期的“人类沙文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思潮作祟,急功近利,没有规划和毫无节制地掠夺大自然,使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首先是环境污染日益突出。臭氧层空洞扩大;温室效应使全球逐渐变暖;酸雨、酸雾扩散面积加大和频率急骤增高;河流污染、海洋污染,使世界范围内不少河流成为“死河”,近海水域赤潮频繁发生,使海水变质;土壤污染,食物污染也十分严重,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粮食生产和人类的生命安全。其次是资源锐减。森林乱砍滥伐,世界森林的面积每年以800 万至20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仅以中国为例,50年代初,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而目前已增加到约160万平方公里,增加了38%;水资源紧张,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在中国,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200多个城市受到水资源缺乏的威胁。另外, 能源缺乏,粮食匮乏等,也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再次是人口激增。人类经过几十万年漫长的岁月,到本世纪50年代初,全球人口才不过24亿,现在已突破50亿大关。短短40年,世界人口增长比数十万年还快。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突破100亿大关。 而人口的急骤增加,又给环境、生态、资源造成新的危机。

      面对这种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怎么办?这就需要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展望21世纪,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人民除了用政治、法律、经济等手段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外,还应该用生态环境伦理道德来进行调整。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在生态环境伦理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有很丰富的文献资料。认真学习、总结、研究这些宝贵的思想和文献资料,对我们解决21世纪的生态环境伦理问题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上,推崇天人合一

      古代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人们“靠天吃饭”,所以,人和天的关系休戚相关。也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许多思想家对天人关系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探索。这种研究和探索实质上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分”等观点,表述了人们对人与天即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看法。当今,在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的时候,“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平衡、拯救人类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伦理观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伦理思想的精华之一,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最宝贵、最重要的道德原则。

      “天人合一”是一个哲学命题,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伦理原则。“天人合一”的观点起源于西周时代。周宣王时的展尹吉甫作《烝民》之诗,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经·大雅》)翻译成现代话就是:上天生此芸芸众民,所有事物,必有法则,人们顺其本质常性,因而爱此美善之德。这里面包含有人民的善良德性来自天赋的意义。

      但是“天人合一”这个命题的出现则较晚。汉代董仲舒曾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还没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天人合一”思想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这里所谓“诚”,指天道,又指圣人的境界。以“诚”为天道,即认为天是真实的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明”是肯定世界的实在性,是对世界的认识理解。意思是说,圣人因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就能知道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因为知道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所以也就能正确地认识世界,达到人的认识与世界的统一。总之,在张载看来,天和人都是实在的,天与人是统一的。后来,王夫之、戴震等人,也都进一步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作为生态环境伦理原则,这里的“天”,不是中国哲学史上“上帝主宰之天”,也不是“神秘莫测之天”,而是自然之天,人当然是自然的人,因同属自然,所以,具有相通相合之处。正因为如此,为了使自然和人类长期和谐统一发展,中国思想家们十分推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伦理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怎样处理人和天关系即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系列具体道德规范。

      第一,天地是万物之父母,“与天地合其德”。《周易》最初的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代表着八种物体,就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物体是组成自然界最重要的东西,它们代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这是我们祖先对大自然的一种直观的认识。不仅如此,他们还认识到天地是万物之父母。《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万物生生是自然生态的自身功能。人自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张载说:“人但物中之一物耳。”(《语录》上)他又说:“天称父,地称母,予兹貌焉,乃混然中处。”(《西铭》)就是肯定人类也是天地的产物即自然的产物。既然天地是万物之父母,人们就应该“乐天知命”,发挥德行的作用,“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文言》)还要“敦乎仁”。(《周易·系辞》)“合其德”也好,“敦乎仁”也好,就是使人与自然生态双方和合而生生不息,和合而生生日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