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普遍伦理”何以可能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现实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违背人们共同意愿的冲突使很多人对普遍伦理存在的可能性产生怀疑,而全球化的世界趋势又对普遍伦理的存在提出迫切要求。那么,在目前多元化的世界图景中,“普遍伦理”是否可能?本文就目前伦理学界广泛关注的“普遍伦理”问题,从外部条件、内部因素和存在形式三个方面,分析了普遍伦理之所以可能的原因。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9 期

字号:

      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为纪念“世界宗教议会”召集一百周年,来自世界上大小宗教6 千余名代表在芝加哥召开了“世界宗教议会”大会。由于深感没有公认的全球伦理,就没有公正的世界秩序,代表们在大会上讨论、通过并签署了经过长期讨论和反复修改的《走向全球伦理普世宣言》,作为世界上各种宗教共同认可的最低限度的伦理原则。自此,关于建立“全球伦理”、“普遍伦理”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展开,而且超出宗教学的范围,涉及到伦理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那么,建立这种“普遍伦理”是否可能呢?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和人的精神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可以看到,建立“普遍伦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一、全球化趋势:普遍伦理可能的外部条件

      对于“全球化”的理解,人们通常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即某种不依具体的环境、地域、社会体制、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为转移的走向,这种走向萌生于近现代,到了当代条件下有了突出的显示。它的基本内容是以各种方式(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互动,信息的、物质的、资金的、人员的流动)沟通地球各地块的联系,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加强整体的意识和作用。

      当今世界,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由对抗走向对话,加之科学技术、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趋势正在逐步加快。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一文中,提醒人们注意两大变化:一是计算机和电信领域中的技术革命,另是发端于东欧的政治巨变及其对其它国家的影响;并宣称:“由于这两场革命,全世界大概有25亿左右的人民如今合在一起同先进国家建立了新关系,这给世界提供了一次大好机会,来从事一场其规模相当于几百年前发生的那场产业革命的大规模产业革命。”(注:香港《远东经济周刊》1993年10月28日。)

      全球化的趋势,使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现实。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就预言,世界市场的形成将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整个民族的互助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今天,这种预测已成为现实,市场化浪潮正排山倒海般地席卷地球的各个角落。

      世界市场的形成,不仅对“普遍伦理”的建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也为其可能建立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我们知道,世界市场是以市场经济为其基本模式的。在这一经济模式中,“至高的经济力量”一方面把人变成市民社会的成员,变成利己的、独立的个人,另一方面把人变成公民、变成法人;在趋于使不同地域的人群变为理性的、现代的、依照价值规律行事的经济人的同时,市场经济(以及相应生成的科技和信息力量)使各个民族在交往中使用同样的商业语言,建立类似的机构建制,按照一式的的规则活动。象马克思很早看出的那样,世界各民族在此前提下方有照面、打架、结合、融通,直至一体的可能(注:王逸舟:《族际意识小议》《东方》1994年3期。)。但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是以肯定人们的求利欲望为其存在的根本前提的。求利欲望在道德上是中性的,它既有无限扩大、难以满足的性质,又具有互相冲突、难以兼顾的倾向。因此,它既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又可能在缺少必要规范的时候走向另一个极端。当今世界存在的许多“全球化”问题,如环境问题、核扩散问题、霸权主义问题、人口问题等等,都是由于追求利益欲望的过于膨胀而带来的。

      179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他的《永久和平论》中,第一次表现出了人类智者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必须在一个星球上生存这一事实的关注。200多年后,全球化的趋势,“地球村”的形成,更需要一种“普遍伦理”的建立,因为“正如人们不可避免要追求越来越多的知识或真理,同样地,他们也追求获得他们认为对自我是好的(即他们所爱的)东西。通常,这自我被扩展到包括自己的家庭,然后是朋友。它需要继续其自然的扩展,而达于社区、民族、世界、宇宙,以及整个实在的源泉和目标。”(注:〔美〕列奥纳德·斯威德勒:《走向全球伦理普世宣言》第6条,见《东方》1995年3期。)

      二、价值观趋同:普遍伦理可能的内部因素

      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的全球化标志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但是全球化的经济在打破了自古以来多数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却还没有来得及给人们带来相应的新标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今天的世界陷入了价值观空前的大失落中。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长,随之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也愈加使人感到困惑:两次世界大战给全球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人们的心灵笼上了抹不去的阴影:道德的堕落、贫富分化的加剧、此起彼伏的局部战争,都使人们生活在一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无本无根”的状态中,面对着日益丰富的物质家园,人们开始四处寻觅失落的“精神家园”。

      在学术界和实践中对全球化存在着另一种见解,就是把“全球化”看成一个与西方主导的现代化同步的过程。他们认为,这个过程完全是近代才出现的,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内容上。比如,它的开端始于哥伦布500多年前首航美洲大陆,即西人对世界的最早探索和征服, 这是东西半球的第一次碰撞,也是人类对“全球”概念的最早实践。至于几个世纪各国国际化和一体化的历史,则更是明显地沿袭了欧美的发展模式(如生产方式、思考方式和语言方式,包括时下通用的国际规则等等)或趋附于这种模式(注:王逸舟《杂说“全球化”》《东方》1994年4期。)。在这种“全球化”观念的引导下,人们一度想要把西方的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做为全球的共有价值理念加以推广。人们重视自我,重视自由,强调个人利益的重要作用。诚然,不可否认,个人主义对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及财富的增长都有不可抹杀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主义已经从推动西方社会进步的一种积极的价值理念蜕变成了败坏西方社会的一种价值理念,“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病态的、只注重自己的时代。……西方现代文化正在危害我们的精神健康,这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来再建立一套新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理查德·埃里克斯)为此,美国最畅销的杂志《读者文摘》在1995年1月号撰文说:“以我们社会丰饶的财富和充分的个人自由,难道我们不该为骇人听闻的罪行、道德沦丧和公共行为准则江河日下感到羞愧吗?前人在争取自由的大业中流血牺牲,受苦受难,难道为的就是这个吗?……自由社会如要长存,就需要一次智力和文化的复苏……。自由社会理应崇尚道德,否则根本无自由可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