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性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一场全球性的产业革命冲击着所有的传统堡垒。教育被许多国家视为第一战略产业,革新教育、探索21世纪未来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而这种世界性的教育变革,涉及的是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以学校的道德教育最引起人们沉思。本文主要探讨面向21世纪全球学校道德教育的走向及跨世纪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 面向21世纪全球学校道德教育的走向 学校道德教育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都不可能是一种单纯的教育行为,它必然受到本国、本地区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制约,同时还要受到本民族传统的影响。因此,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学校道德教育往往显示出差异性,而且这种差异性在农业文明时代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开始,尤其是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差异性正在日益缩小。因为在高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遇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共同社会道德问题。而对政治、经济和科技等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而引发出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高度重视,并已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全球学校道德教育的这种趋同走向,具体表现在: (一)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制定道德目标和内容的共同因素。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通过教育而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共同的规律和要求。就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来看,撇开众多国家和地区学校道德教育中纷乱繁杂的内容,通过分析、综合和归纳,可以寻找出制定各国各地区学校道德目标和内容的共同因素,即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从社会需要来看,各国各地区在道德目标和内容的制定上,大都围绕着如下几方面展开:1.道德规范的养成。即把以往社会逐步形成并遗留下来的约定结成的行为准则,通过修身科、宗教科、公民科、品德课及生活指导课等中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现有社会中的一整套基本的行为方式,目的在于使学生确立基本的道德观点,养成一定的行为规范。2.社会规范的传递。即把一些维护社会秩序所必不可少的社会生活准则,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事等多种社会生活领域的教育,借助一定权力作用而以法律的形式出现,使学生能顺利地参加现有社会的正常生活,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和承担应有义务。3.维护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这一问题上,即使在意识形态相异、政治经济体制各不相同的国家、维护国家利益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各国各地区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之一。尽管会出现敌对国家之间的德育内容和目标相背的现象,但各国各地区在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旗帜下进行热爱祖国、效忠祖国的教育却是共同的、统一的。如何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是各国各地区需要深入研究的共同课题。4.实现政治目标。教育与政治联系密切,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什么样的政治信念、观念和品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这一任务又主要是由德育来完成的。因此,德育目标和内容就注定要合乎社会的统治者和国家当局规定的政治目标,也就是说,要依据政治目标来选择德育的内容。在这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向来明确提出并把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德育的政治目标非常明确。尽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鼓吹学校教育不受政治干预,德育中不能强行灌输某党某派的政治观点以迫使学生接受并确立政治态度。但这只是表明这些国家政体上的原因,而无法否定政治制约道德教育这一客观事实。实际上,这些国家通过德育要培养的正是能遵循他们的政治秩序、维护和实现他们政治目标的下一代。 从人的发展的需要来看,各国各地区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立德育内容和目标的同时,都一致强调要考虑人的发展的需要。认为德育不仅使人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要,还要使人能勇于改革不合理的、落后的东西,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因此,学校教育不应尽是灌输现存的社会规范、准则,并以此为准绳来评价德育效果,更应创造一种道德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角色承担,并在教师的启发下,由自己的积极思考而获得道德发展。 (二)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弘扬本民族的民族精神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各地区呈现出这么一个趋势,即道德教育的全球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这种有机统一性表现在:一方面,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把放眼世界、吸纳时代精神、注重发扬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新形成的共同价值观、道德观放在首位;将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把理想、信念和责任感、自立精神、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作为21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各地区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出现了一种注重传统、回眸寻根的世界性态势。即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消化、吸收和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重塑本国的思想、道德文化价值观。实践已经证明,在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越是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与教育,该国的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就越大。这种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共同意识,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 (三)对个体道德思维和道德探究能力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深入探讨的课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校道德教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更多地偏重于宏观研究。这种宏观研究虽然也涉及到个体道德思维、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等一系列个体道德问题,但主要是从客体的方面和宏观角度进行把握的,其结论往往是不完整不系统不明确的,致使“我为什么要有道德?”“我应当确立什么样的道德观?”“我应如何判断自己的道德行为?”等为人们所关注和思考的道德问题,得不到令人信服的回答,出现了价值多元化、价值相对论的现象。尤其是道德的不确定性、可变性和相对性等问题的出现,引起了道德教育者和道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进入20世纪70~80年代,伦理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开始注意到“个体道德”研究的必要性。个体道德所要揭示的是个体道德存在的依据,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机制,个体道德存在形态,个体道德的自我调控和自我涵养,以及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化等一般或普遍性问题。个体道德对个体来说,既是自觉自愿的东西,又是超越自我的东西;既是社会化的东西,又是个性化的东西;既是代表社会普遍意志的东西,又是体现和表现个体自由意志的东西;既是国家性的东西,又是全球性的东西。这种集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道德理论,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必然呈现其自身特点,尤其是在迈向21世纪历史进程中,如何探讨、把握个体道德思维和个体道德探究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普遍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