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伦理研究所的思想核心是丸山敏雄先生(1892~1951)提出的“纯粹伦理”。所谓“纯粹伦理”,也称“新伦理”或“实践伦理”,其基本内容是提倡亲爱和敬、诚信乐行,与自然共生,使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伦理修养,在生活中实现“德福一致的最高善”。在他们看来,这“不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规则,也是规范人与物、人与自然之根本关系的自然法则”(注:丸山敏雄:《纯粹伦理入门》的序言部分,东京,新世书房1987年版。)。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他们特别重视家庭道德建设,把家庭道德建设看成是伦理实践的第一步。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论述他们对家庭道德建设的看法。 一、“德福一致”的观念 丸山先生提倡“德福一致”的观点,认为人们的善恶行为应该与他们的“幸”与“不幸”是一致的。这种观点符合道德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要求,是伦理生活的普遍规律。它与我国流传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观念是相通的。 丸山先生在《纯粹伦理原理》的“最高善”一节中专门讲解了“德福一致”的原理(注:《丸山敏雄全集》第1 卷, 东京, 伦理研究所1979年版,第739~745页。)。他认为,道德是维护人类生存的客观要求,遵循这一要求即为善,即可以得到幸福;违背这一要求即为恶,即会受到“祸”的惩罚。他声称他和孔子一样“不语怪力乱神”(注:《论语·述而》。),这一规律不是信口开河的推测,是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证实的。在《人类幸福之路》的“真正的人生之成就”一节(注:《丸山敏雄全集》第1卷,东京,伦理研究所1979年版,第67页。 )和《实验伦理学大系》的“旧道德之解剖”一节(注:《丸山敏雄全集》第1卷,东京,伦理研究所1979年版,第186~187页。)中, 他分析了旧道德中存在的“德福不一致”的缺乏普遍性的现象,认为道德观念应该与现实生活一致,不能只是空洞的概念和口号。他在《人类幸福之路》的第九条中断言,“人违约,必失自己之幸,夺他人之福”,这是“德福一致”的表现;在“德福不一致”的情况下,个人利益不会得到保障,社会道德观念变得贫乏,这最终会破坏更大范围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德福一致”反映了道德存在的正常形式。社会是发展的,道德观念也应该是变化的,因此,“德”“福”的内容和标准是什么,在不同的社会中可能有不同的答案。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封建社会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婚姻家庭观念逐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些观念发生了变化之后,“德”“福”的内容和标准也就必然要发生变化。丸山先生用“新道德”和“旧道德”来概括道德观念的变化,并且明确指出,道德观念的变化不一定就是“旧道德”向“新道德”的转化,不一定会产生进步的“新道德”。离婚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中是一种耻辱和不负责任的事情,经常被人议论。现在的离婚率升高不能贸然认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或者是一种“新道德”,尽管它确实反映了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丸山先生分析了“新道德”与“旧道德”的差异,认为只有“新道德”才能实现“德福一致”,才能使家庭道德建设有意义和有实现的可能性。 在一般人难以理解宏观的和抽象的道德变化的情况下,丸山先生把家庭道德建设的落脚点放在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家庭生活中,提倡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伦理”。他认为,人们应该更新道德观念,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要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生活伦理”也必定要发生变化。在他看来,新的生活伦理应该是“万人幸福之路”,可以概括为“明朗、爱和、喜动”,再进一步发展为“纯情”(注:《丸山敏雄全集》第1卷,东京, 伦理研究所1979年版,第13页。)。在他看来,新的生活伦理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在日本的社会环境中概括出来的道德规律,这必须符合“德福一致”的原则。 二、“新道德”和“旧道德”的观念 对于“新道德”和“旧道德”的认识,是人们理解和实现“德福一致”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过去的或传统的道德不能使人们适应新的生活时,就会变成“旧道德”,难以被人们所遵从,难以实现“德福一致”。如教条式的“仁慈”、“正义”等道德概念,有时让人们感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在生活中难以实践。这就产生了“德福不一致”的现象,就会导致正义之士不见得能够成功,德高之士也许是怀才不遇,正直之士难以生活幸福。这和人们遵从道德规律的初衷是相反的(注:《丸山敏雄全集》第1卷, 东京,伦理研究所1979年版,第67页。)。这时,“旧道德”在生活中就显得软弱无力(注:《丸山敏雄全集》第1卷,东京,伦理研究所1979 年版,第102页。),人们就会视“道德”和“伦理”为空洞的说教, 视道德提倡者为言行不一的伪君子。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旧道德”本身有着直接的关系。丸山先生认为,“旧道德”的最大特征或缺点是其“天降式”(注:《丸山敏雄全集》第1卷,东京,伦理研究所1979年版, 第185~191页。),它往往是直接来自《论语》、《礼记》等古典著作,缺乏论证和实验,这就使“旧道德”缺乏强制力和说服力,产生了“德福不一致”的现象,失去了普遍性和合理性。“旧道德”的高度抽象性,使得其意义暧昧,难以操作,成为高高在上的东西,使得人们只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它。而且“旧道德”往往把人们的道德追求和物质追求对立起来,视清静无欲的生活为人生之理想,把人们引向可望而不可及的世外桃源。丸山先生认为,物质和伦理不应该是对立的,获取物质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人们也不应该把物质仅仅视为生存的手段,而要用喜悦和感谢的心情来获取物质,实现“物心一如的乐土”(注:《丸山敏雄全集》第1卷,东京,伦理研究所1979年版,第710~7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