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十年的起步建设,尽管其运行轨迹经历了压缩空气、紧缩信贷、治理整顿几次大的宏观紧缩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风云变幻,但她却以强大的生命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和竞争考验,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无容置疑的丰硕成果,进入开发区的成长阶段。 初创时,各开发区采用一个模式雷同发展,包括管理体制、发展目标、社区功能、产业政策、出口结构、产业结构、选址原则、项目引进等等是个多胞胎。各开发区依托的城市基础不同,产业门类和资源、历史文化、地理位置、开放度之不同,逐步分化分解,实破模式上的雷同,开始重视比较优势和地区特色的发挥。 分析开发区的运行轨迹,对研究开发区发展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开发区的兴建是在1984年下半年和1985年上半年,当时正处于全国性经济过热的顶峰时期,全国一哄而上搞了十四个开发区,这时的作法在指导思想上有以下失误:第一,把开发区选择在远离老市区的地方,想搞境内关外封闭区,结果事与愿违,失去依托,加大了开发成本;第二,过高的期望目标,清一色的模式;忽略城市特色和条件,试图一下子建成“四个窗口、两个辐射扇面的枢纽”;第三,过高的发展速度估计,想用三年时间建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实质上离国际惯例差距很大;第四,法制环境滞后建设,在没有完善的配套法规出台,且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即拉开摊子使开发区遍地开花,违背了用兵之道,以计为首,计先定于内,而司兵出境的规律。 这种目标模式确立后,区域开发从荒地上以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急于求成必然患上“投资饥渴症”,盲目竞争,重复引进,引爆了各种大战,成为典型的扩张冲动的经济机制。 起步后,一旦各开发区拉开了差距,地区决策层以不甘落后和强有力的超前意识,追求高速度,不自觉地参与盲目攀比。再加上放权让利格局形成的“诸候经济”,地方权益筑起的利益堡垒,使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冲淡。 经过十年的建设和治理整顿期的反思,各开发区由重速度转向内部结构优化;项目建设由短平快转向引进大中骨干项目。这些转化使开发区的运行轨迹渐见清晰。 一、目标模式时序轨迹 开发区目标模式的时序,就是要依靠宏观生产力系统诸要素合理耦合的时间制约规律,依靠开发区产业和企业时间次序上的内在联系及其运行方式对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战略决策,以求得区内各个部门获得最佳时态组合,从而求得最佳经济效益。 第一阶段是政策优势阶段。这是开发区生存的第一支撑点,也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因素;再配以国家给的启动资金为第二动力因素。在这一阶段,经济技术开发区依靠优惠的开放政策,在处女地上开拓,完善投资环境,形成对外资有吸引力的小气候,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同时进行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的积累,并兴办一批合资、合作、独资企业。随着政策优势的减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进入第二阶段,即体制优势阶段。其效应是金融市场的培育成长并以此为加速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体制跳出了旧体制的框框,从我国实际出发,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国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第三阶段,即实力优势阶段。其根本动力因素是人才的会萃和科技信息的运用,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新技术和高科技的开发,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形成自己的实力,促进经济技术的全面发展。逐步由经济开发侧重于技术开发,以实现中央设立开发区的本意。 模式时序的规律性体现在功能上。在功能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增强自我 积累、自我发展的自组织能力,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呈有序运动。因此,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尽快由追求外延的发展转向追求内涵的发展;由重视规模、速度转向重视效益、功能协同的自组织力的增加,把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一个能根据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动,自行调节、更新功能与结构优化系统。 然而,实际曲线是偏离了这一预定的轨迹,所以经过1989年、1990年、1993年三次修正(压缩空气、治理整顿与宏观调控)以使开发区的运行上轨。 开发区时序运行方式,其轨迹可分为三个阶段:
二、项目运动轨迹 我们不能忘记国家设立开发区的目的,并不是靠开发区的产值增强国力。因此,开发区如果追求项目的产值那就违背了设区的初衷。引进和开发的项目要为所依托城市或更大的腹地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传统产业改造起导向、嫁接作用。 建区初期有些开发区片面地提出“项目就是生命线”的口号,这本身倒不错,但不顾项目的水平和效益,拼命追求以近期为主的“发散”功能和目标,诱发项目饥渴症,将一些乡镇企业、作坊式的项目引进开发区,甚至借口吃饭项目在开发区注册,在旧城搞“借地生产”项目以增加开发区项目数统计值。总的来讲,开发区加工型企业占90%,其特征:单项一千万元以上的少,百万元以下的占60%;劳动密集的多,先进技术少;高附加产值的少;劳动生产率低的多。其轨迹:短平快→低档次→财政补贴过重→吃饭项目→短平快→国家利益流失→畸形循环。 进入90年代,开发区普遍抛弃“项目就是生命线”的战略,树立了抓大型骨干项目的思想,开始注意支柱产业的引进培植。 但是开发区如把项目投资大、产值高、规模大就认为是支柱产业,不一定能与开发区功能相符。开发区产业的选择应与其对母城的辐射作用相关。这样,开发区在第三阶段,项目选择就与城市产业政策相一致与结构调整统一起来。目标是:产业倾斜,区域协调,确立产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