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大业的若干哲学问题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剑杰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南京 邮编:210001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的现代化大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进行的。这项伟业已经取得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确证了它的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同时,在国情如此独特而复杂、道路如此艰难而曲折的中国现代化实践中,人的实践本质、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作用和机制,世界的现实性和它的极端复杂性以及它作为客观现实对于人的实践的制约性和被人的实践所改造的受动性,人和世界、主体和客体、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及其展开过程都表现得极其丰富和生动,这在实际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在此,笔者将严格尊重社会实践的权威性,解读经过实践证明了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文本及其结论,力求准确地评论当前哲学讨论中的各种意见及其与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关系,努力寻找事关民族、国家、人民之大利大义的正确结论,并就教于我国哲学界的同仁。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成功,三者是紧密联系的。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规定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中,绝大多数哲学工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唯物主义”的基本性质是肯定不疑的。学者们指出:马克思本人把他的哲学规定为“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它既不同于直观地了解事物、现实、感性的“从前的唯物主义”,又不同于抽象地了解人的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而是超越了二者都不了解人的社会实践意义的共同局限性,达到了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新唯物主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4—57页。)。马克思又写道:他的新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57页。)显然, 历史唯物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基础的科学历史观。马克思还写道,他的新唯物主义是同辩证法结合的,“我的阐述方法和黑格尔的不同,因为我是唯物主义者,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切辩证法的基本形式,但是,只有在剥去它的神秘形式之后才是这样,而这恰好就是我的方法的特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578—579页。)可以说,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哲学。

      但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规定性的讨论中,也有这样一种意见,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绝不是唯物主义,而是人本主义。理由是:唯物主义就是寻求宇宙的物质本原的“主义”,就是物质本体主义,就是“物本主义”,就是见物不见人的“主义”。而马克思的哲学,按照恩格斯的概括,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它讲“人”,因而是绝对地排斥“唯物主义”的,它“不是唯物主义的新形态而是人本主义的新形态”(注:丛大川:《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吗?》,《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论者把“唯物主义”哲学和“人”的哲学绝然对立起来,似乎凡“唯物主义”不论何种形式注定是排斥人的,凡人的哲学不论怎样研究注定是排斥唯物主义的,这样的对立论是不正确的。如果这种对立论是正确的,马克思为什么反复申明自己是唯物主义者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唯物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确曾经着力追寻世界的物质始元而没有注重人本身;近代的机械的唯物主义,也的确存在过排斥人的倾向,马克思批评过这种唯物主义是“敌视人”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4页。);到达费尔巴哈,他以“人”为哲学的真正对象,同时认为人是从属于无始无终的自然界的,他是“人本学唯物主义”;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合理因素,并超越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理性、意志、爱”的历史唯心主义局限性,通过以生产劳动观为基础的实践观的确立,达到了对从事实际生活的现实的人及其本质的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确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它是“人学”;但是,它是实践论的人学。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确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揭示社会历史的“真实面目”,阐明人的观念的“实践基础”,同时,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和历史能动性,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在“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自身的完全解放和达到真正自由的境界,因而是新唯物主义哲学。

      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本主义”的学者还有一种观点,即“马克思扬弃了传统的宇宙本体论思维方式和思存(思维、存在)认识论思维方式,创立了实践活动论,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到马克思时代,哲学已从自然和历史这两个领域中被驱逐出去,到当代哲学进一步又从思维领域中被驱逐出去,如果说哲学还剩下什么的话,那就是价值观或伦理道德观领域。”(注:丛大川:《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吗?》,《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