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

作 者:

作者简介:
仰海峰 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南京 邮编:210003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世纪后期以来,如何界定马克思哲学的本质,一直是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难题。与西方哲学发展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思潮二元对峙相一致,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形成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阐释模式。两种模式之争,成为马克思哲学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因此,从理论上界划两大阐释模式的深层逻辑难题,澄清马克思哲学的本质规定,这是实现马克思哲学当代阐释的理论起点。

      一、国内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的两种倾向

      80年代以前,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主要是从斯大林体系出发的,而斯大林体系关于马克思哲学的理解,更多具有科学主义倾向(注:关于斯大林体系的讨论,参阅孙伯揆、张一兵、仰海峰:《体系哲学还是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在这一理论阐释中,马克思哲学具有第二国际理论家所说的经济主义特征。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成为80年代之后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参照系。

      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长足发展,起始于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个讨论在哲学研究上,体现为对过去教科书体系的再思考。而伤痕文学的兴起,把对传统教科书的反思转变为马克思哲学研究中人道主义问题的争论。在这个争论中,人们一方面反思传统教科书中经济决定论的倾向,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学者以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为突破口,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道主义哲学,使理论研究走向了误区。但在讨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将导致对马克思哲学的重新定位。

      这一问题在理论上的突破,先是在认识论领域中。随着对当代自然科学发展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关注,人们在认识论领域中对过去的反映论进行了新的理论反思,展开了反映论与选择论、重构论的争论,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介入,进一步推动了认识论研究的发展。认识过程中主体的选择与创造性问题以及认识图式问题得到了普遍的关注。认识论研究中的这一理论突破,推动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思考,这就是实践唯物主义大讨论的理论逻辑前提。

      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人的主体作用问题到实践唯物主义讨论过程中,马克思哲学研究出现了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认为,马克思哲学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体现的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这一科学的世界观体系是由一系列学科群组成的,其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它是由三个主导学科组成:即世界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

      与这一科学主义倾向解释不同,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还有一些学者从人的意义、价值角度形成了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强调马克思哲学是实践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的解释又可划分为两个理论层面,在第一层面上,一些学者认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高扬人的主体性,这不仅是西方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文化驱动力,而且对于中国这一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国家,这种主体性是克服封建文化的重要力量;在第二层面上,一些学者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给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借鉴,中国既想不落入西方工业文明发展的窠臼,又要对这种主体性哲学进行一些批判性限定,必然导致哲学研究中浪漫主义的倾向,而这种倾向正是反对工业化意义上的主体性的。在理论深层上,后一种人本学思路是工业主体性思路的必然产物,这双重主体性又恰恰是如何实现对现实社会的科学解释与哲学批判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实践唯物主义讨论是沿着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两条线索展开的。一方强调哲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实证性研究;另一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的价值与意义的学说,是从人出发对客观世界进行理论批判的学说,反对将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为一种知识论体系,注重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意蕴。从思想史上来看,这两种阐释,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就已经存在了,因此,从理论上透视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理解,有必要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性梳理。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思潮

      从思想史来看,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倾向,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以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为代表的第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第二代马克思主义者,虽然在具体观点上有一些差异,但其理论核心都是围绕着人的问题展开的;而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则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科学性、实证性一面,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化的理论思潮。两种研究模式的相互的批评,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道风景线。

      卢卡奇等人的观点主要是针对第二国际中否定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改造,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机械化的倾向提出来的,强调黑格尔的辩证法传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从黑格尔关于绝对精神异化为自然界、人类社会,然后在精神哲学中达到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这一理论模式中,卢卡奇论证了现实生活的物化现象,提出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在社会革命中的作用问题。1932年青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表,又似乎确证了卢卡奇思考的正确性。这种强调人、主体意识作用的观点,在第二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结合当代西方哲学中的研究成果与对法西斯主义与斯大林体系的反思,形成了直接从人出发、以异化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批判理论。虽然在理论的直接指向上,他们与第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有了不同,但他们在基本观点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