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哲学研究的五个重要方面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宝信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卫生学校;邮编:46300

原文出处:
探索: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当今世界已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以高科技的激烈竞争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当代实践的基本特征,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世界经济贸易大市场所形成的国际联系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的基本格局。哲学的改革就是要对这种新的社会历史进程进行深入的思考,建立起切实反映这一时代风貌的新的理论体系。哲学要注重研究的问题,总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哲学要保持自身的特征

      无论怎样改革,哲学总是哲学,总要保持自身的特征。哲学的特征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哲学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系统化、体系化的理论研究,它是一种深入的理论探讨,有一套特定的概念和范畴,是一个较为深奥的哲理学说。马克思说:“从哲学的整个发展看,它不是通俗易懂的”,哲学家不会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哲学也“从来没有打算过把禁欲主义的神甫法衣换成报纸的轻便服装。”(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0页。)哲学必须具有理论的系统性、 思想的深刻性和反思的深奥性。第二,哲学具有全社会价值导向的功能。哲学不是对世界和人生作客观的研究,而是要从这种研究结论中为人的社会活动提供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当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定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实践关系时,人就自觉地遵循这一价值导向,通过自身的实践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一方面按人的意愿改造着世界,另一方面又朝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方向完善着自身。然而,人们对哲学价值导向的认同是自觉的,哲学能使人们自觉地遵循它所提供的价值导向,这种哲学必定是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把握了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又看不见的精髓的真正的哲学。第三,哲学价值导向的社会效应发生方式是潜移默化,而非强制地灌输。马克思说过,哲学求助于理性,它只许诺真理,不要求信仰,只要求解疑,不需要恐吓。(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3页。)哲学之所以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使人们接受,重要的一点是它的解疑功能。由于每个人生活的特殊环境所限,不可能人人都从哲学的高度上理解人生和社会,因而就产生了关于人的命运的种种疑惑,哲学的功用恰在于解决这些疑惑,所以能够征服人们。

      哲学的上述三个特征是哲学存在的根基,也是哲学改革、复兴的判定标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哲学是一门科学,它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和深悟人生的哲理性。

      (二)哲学要关注当代的人生问题

      人生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的重要内容,因而哲学要特别关注人生问题,就目前我国的实际而言,现实的人生问题至少有四个。

      1.实现和保障人民大众的“公民权”和“人权”。近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社会分裂为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马克思说:人“在政治上获得解放,得到公民权”,而“市民社会的成员,……他的权利称作人权”(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35、437页。)。公民权,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这种权利的内容就是参加这个共同体而且是政治共同体,参加国家。这些权利属于政治自由的范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36页。)因而公民权涉及的是国家的公共事务。人权则表现出相反的情形,马克思说:“所谓人权……即脱离了人的本质和共同体的利己主义的人的权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37页。),因而人权涉及的是个人的物质利益。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了实现和保障人民大众的公民权,国家要建立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通过选举制来满足人民大众参政议政的权利;为了实现和保障人民大众的人权,国家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十余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其发生的动机和达到的目的,都是围绕着实现和保障人民大众的公民权和人权而展开的。

      2.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意识,把“生产力标准”贯彻到底。实现和保障人权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样,人权问题就与科技问题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在全社会树立起由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的“生产力标准”,需要认真解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是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论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者是组成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即是说,在形成生产力时,人(或劳动者)是首要因素,无人则无生产力的形成。而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7页。),即是说,在发展生产力时,科学是第一因素,无科学则无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关键,在于生产力形成中的首要因素的人和生产力发展中的第一因素的科技的结合。

      3.把握当代实践特征,提高并发展人的素质。当代实践的特征是与传统实践的特征相比较而言的。所谓传统实践,它由实践的目的、工具和结果三个环节组成,其特征是实践的人借助于工具对对象世界进行能动的作用和改造。所谓当代实践,由于科学技术的出现,它由实践目的、科学知识、技术工具和实践结果四个环节组成,其特征是实践的人借助于科学知识和技术工具对对象世界进行能动的作用和改造。因而当代实践是不同于传统实践的高科技形态的实践,科学知识的学习、技术工具的运用,成为决定当代实践水平的重要杠杆。新的实践对人提出新的要求。如果说人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性,那么,当代人的本质就是科技型的实践性;也就是说,由于当代科技的介入,人的实践活动由体力支出型转变为智力支出型,人也从单纯依靠自然体力的“自然人”转变为必须接受科技知识并依靠科技智力的“科技人”。遍及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成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首先接受和掌握的对象,而且这种接受和掌握,又必须经过长期的专门的学习。如果不具备这个先决条件,一个人就无法进入当代实践中去,他也就丧失了当代实践的能力。当代实践的特征要求当代的人必须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