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 (1999)07—0011—15 张世英,男,1921年出生。1941年秋入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1943年转入哲学系。曾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任教至今。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论黑格尔的逻辑学》、《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西方哲学史》(合著)、《黑格尔的精神哲学》、《纯粹理性批判》、《〈小逻辑〉绎注》;80年代之后先后有《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北窗呓语——张世英随笔》等。主编《黑格尔辞典》、《新黑格尔论著选集》等。 并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文章100多篇。 问:在您的学术生涯中,您一直从事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是国内黑格尔研究方面的专家。但是从80年代开始,您的研究兴趣又转移到了现当代西方哲学,如对胡塞尔,海德格尔,伽德默尔,德里达等西方著名哲学家的研究,请问,这一转变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答:你说得对。我的研究兴趣在80年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大学毕业论文是新黑格尔主义,同时我又对英美的分析哲学感兴趣。我的哲学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50年代到60年代中,此间我比较集中地研究了西方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第二个时期是1976年以后,特别是80年代初期以后,此间我着重从中西古今的比较研究入手,试图梳理出中西哲学各自的发展线索及双方的结合点,为未来哲学及理想人格提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向。80年代后,我之所以转向西方现当代哲学的研究,是与80年代初期“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密切相关的。当时,国内关于“主体性”的讨论令我感到,对“主体性”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着一些误解与偏颇之处,偏离了西方哲学史上的主体性的原有含义。我这样讲,并不是否定80年代关于“主体性”讨论的意义。但是,讨论中的确涉及到对“主体”、“客体”、“主观”、“客观”以及“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准确理解问题。需要搞清楚在西方哲学史中的“主体性”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深入讨论。在此思想的驱使下,我就转到了对狄尔泰,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和伽德默尔等西方著名哲学家的研究。 西方哲学家所谓的主体性哲学主要是指近代的笛卡尔—黑格尔这一时期,对处于主体与客体关系中主体的特性的探讨。对主体性的理解离不开主体—客体关系的模式。何谓“主体—客体”的关系模式?它不仅仅是一般地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以“我”为“主”,以“物”为“对象”、为“客”的关系模式,在这一关系中,主客双方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是“主动—被动”的关系,是“征服—被征服”的关系;是“客体”,“对象”为“我”所用的关系,有点像黑格尔所比喻的“主人—奴隶”关系一样。由于主体与客体的这一不平衡的关系,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人类中心论的观点。所以,西方哲学中主体性与人类中心论具有内在的联系。 在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只能说是开了主体性哲学的先河,而黑格尔则是主体性哲学的集大成者。现代以来,主体性哲学受到人们的批判。如狄尔泰,尼采和海德格尔等西方著名哲学家等都对主体性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认为“主体性”最终导致了抽象的普遍的概念,这种抽象的普遍概念世界使人脱离了现实世界,使人脱离了人本身。所以他们才提出恢复人的现实性,人的活生生的特性。中国哲学从总体上并不具备“主体性”的特征。那种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包含了许多关于人文和伦理的思想,因而就得出中国哲学是主体性哲学思想的观点是对主体性概念的片面理解。讲“人”,并不等于讲主体性,并不一定是“人类中心论”。中国哲学讲“人”,一般是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旨在提高人的境界,它并不是把“自然”当作客体和被征服的对象来看待。所以,我们说它不是“人类中心论”,如孟子、陆王的“天人合一”观点。当然,在中国哲学的思想中,也有“天人相分”的思想,如荀子的“以人制天”的思想,但这并不占主导地位。 因此,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联系起来综合考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近代的主体性哲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与西方现当代哲学却有某些相通之处。比如,海德格尔的哲学观与老子虽然有很多区别,但在强调人与万物的互相融通方面却有一致之处。尼采的“地球被人控空”,海德格尔的“人是自然的牧羊人”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对近代以来主体性哲学的批判。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在80年代之后,我不但开始研读现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的著作和思想,而且也开始重新探讨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如老子、程朱、陆王等。我研究的重点和兴趣不再是西方古代和近代的哲学思想,而是更专注于观、当代的西方哲学和古代的中国哲学思想。 问:您的上述回顾对于总结8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研究历程是有参考价值的。您能否把主体性、“主体—客体”、“主观—客观”与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之间的关系再具体谈一下? 答:如上所言,这二者之间有着明显区别。海德格尔认为,主体性是与主—客关系模式分不开的。中国哲学中的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只能说是主体性思想的闪光,远未达到西方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原则。主客体关系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像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只是割裂主客体。相反,近代哲学一直致力于主客体的“同一”,即“对立面的统一”;当然,这种“统一”是外在的,是主体对“客体”、“对象”的征服,是把本来彼此外在的主体与客体通过认识而搭起一座桥梁,这种“统一”不同于海德格尔所讲的“此在与世界的关系”。海德格尔所主张的是有情感,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与世界万物“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处于“主体—客体”的模式之中。我把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称为“前主体性的”,即没有经过“主体—客体”关系洗礼的天人合一,而把海德格尔的“此在与世界的关系”称为“后主体性的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