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主题的转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转型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现代形态构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宝信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卫生学校 高级讲师 驻马店 463000

原文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世界历史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了和平与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从充满战争与革命色彩的理论体系转为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气息的理论体系。文章强调实践唯物主义是高扬人的主体性的哲学。文章提出唯物史观要立足于当代的社会现实,以新的观念对自身的基本规律作出新的阐释。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历史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了和平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继续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并对社会实践作出正确的理论指导,就必须实现自身思想体系的转型,即从充满战争与革命色彩的理论体系转变为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气息的理论体系。

      时代主题的转换首先表现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从对抗走向对话,制度因素、文化因素和贫富因素在各个国家之间不再形成互不相容、敌对颠覆的立场态度,而是各自承认对方存在,并通过多种形式相互了解、理解和对话,力求用和平的手段解决各种争端。这一趋势表现在国家内部,是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弱化,代之而起的是通过国家、政党和社会团体来和平解决劳资纠纷;这一趋势表现在国家之间,是意识形态的敌对宣传的弱化,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虽然仍居于首位,但全球利益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则在越来越产生重大的影响。时代主题的转换其次表现为各个国家对国内问题注意的中心从政治军事转向经济发展,发展经济成为每个国家压倒一切的首要目标,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国际经贸大市场所形成的世界体系一体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的基本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经济阵营,作为世界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还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下去。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发展中国家拥有人力和资源,虽然,由于科技的作用日益重要和资金是引进推广科技的基础,因而发达国家在世界经贸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在发展的共同压力下,两大阵营只有通过市场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不足,才能求得共同发展,因而相互之间的合作和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随着发达国家进入后现代社会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时代的发展观也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发展观主要指经济发展,即单纯地片面追求增长率和总产值,这种发展不但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生态问题,也产生了道德滑坡、犯罪增多、价值失落等社会问题。于是出现了新的社会发展观,要求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数量增加,同时也是社会质量的提高,人们在经济富裕的同时也应具有合适的生存环境、文明的社会生活和积极的社会参与活动。这一发展观的实质是人的发展,即人作为人的权利的实现。具体说来,就是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以及在不妨碍别人的前提下的广泛自由,同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社会参与、有选择的爱好和健康的体魄等等,实际上也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可以看出,这种发展观极大地突出了人的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主体性,而主体性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适应时代主题要求或是否推动时代主题继续深化的标志。

      然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则形成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基本是过去的战争与革命时代主题的理论反映,当时代的主题已转换为和平与发展时,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就显得与时代不相适应。这种与时代的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客体性倾向。原有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其自然观排斥人的实践活动;其实践观仅把实践看做沟通意识与物质的桥梁以及检验意识正确与否的工具;其社会历史观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而轻视人们创造历史的主动性、选择性和偶然性,人的活动成功与否,主要不在于人的选择,而在于历史的必然作用。(二)政治斗争性倾向。原有体系的理论归宿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侧重点是论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因而处处强调两个阶级、两种制度的不可调和性,最终导致了一种“唯生产关系论”和意识形态立场。这种政治斗争性倾向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作用,因而对我国目前发展生产力的改革开放很难起到理论指导作用。(三)认知化倾向。原有体系基本上是一个认识论体系。如果说人的活动是知、情、意的统一,那么原有体系仅仅围绕着“知”即规律性展开,缺乏情和意的内容,而情和意恰好表现了人的复杂而又丰富的自身活动,因而原有的体系缺少有关人的方面的内容。如果说人的活动还是真、善、美的统一,那么原有体系仅仅围绕着“真”亦即规律性展开,缺乏善和美的内容,而善和美恰好体现了人的活动的全面性和自我完善性质,因而原有体系缺少更重要的人学内容,诸如人的本质和特性、人的价值和人生观、人的实现、人的未来等等。

      既然原有体系已与新的时代主题不相适应,就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适应新的时代主题的理论转型。在马克思哲学的形成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曾把自己的哲学分为两个层次,即实践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其中,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总体哲学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层次,唯物史观是实践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应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次一层次。因此,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转型,也就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体现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原有体系转型为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真实精神的实践唯物主义并使之现代化;其次是体现为纯客观地反映阶级斗争规律的原有唯物史观转型为在人类和平与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由人的创造性实践所导致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代唯物史观。

      二

      马克思所建立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在马克思面前,旧哲学的最高代表一个是黑格尔的能动唯心主义,一个是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从哲学要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立场出发,马克思敏锐地看出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在于其仅仅解释世界的立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黑格尔的能动性只存在于思维之中,成为无人身的思维的属性;费尔巴哈虽然承认自然界和人在哲学中的地位,但他的人仅对自然界持直观适应的态度。因此,马克思所做的工作就是将黑格尔哲学的思维能动性赋予费尔巴哈哲学中的人,使具有思维属性的人能够能动地作用于周围的客观世界。这样做也就是把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对此,马克思总结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4页。)确定了人的实践本质也就确立了马克思哲学的改造世界的立场。由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实践“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9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