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回顾、评析及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为雄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副教授

原文出处:
天府新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78年以来,对人的研究在我国学界已有长足的进步。本文拟对我国人学研究的历程作一梗概回顾,对其研究状况作一评析,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一展望。

      一、回顾

      我国对人的研究历程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发轫阶段、继起阶段和展开阶段。发轫阶段(1978—1984年)讨论的主要是人道主义、人性、异化等问题,其思路多是指向过去,即在对文革十年浩劫置人民于非人境遇的批判中展开理论思索。积极开展这种思索的主要是哲学界人士。1978年12月王若水发表的《关于“异化”的概念》一文最早论及此问题。该文重点探讨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认为异化“就是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转过来反对主体本身”。王文不仅探讨了马克思早期的异化思想,亦指出在《资本论》中异化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强调马克思关于消灭异化的道路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强调只有在“真实的集体”中人们才第一次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和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研究室:《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页。)可以说,王若水的文章揭开了中国人学研究的序幕。 自此以后,对人、人道主义、异化问题的关注者日众。对主体性关注的学者主要有李泽厚等人。1981年,李泽厚发表《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一文,他认为康德哲学的功绩在于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了“主体性问题”。而“人性便是主体性的内在方面”,人“通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终于全面地建立了一整套区别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他们的超生物族类的主体性”。 (注: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61页。)此文发表后,主体性问题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

      继起阶段(1985—1989年)由人道主义的讨论转入人的自主活动、“实践的唯物主义”、主体性等等的讨论。这种讨论背后的动力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在对主体的讨论中促动着人学这门学科的建构。国家科研管理部门这时亦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指导。1988年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中,即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研究》选题。就是在这一年,高清海、孟宪忠发表《从人的研究到人学》(《人民日报》1988年6月6日)一文。而黄楠森、夏甄陶、陈志尚等学者此时正在计议编纂中国第一部《人学词典》。接着,黄楠森、韩庆祥在《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3 期发表《关于建构人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这种情况预示着国内广泛展开人的研究时代将要到来。

      这一阶段对主体性问题有较系统的研讨。高清海主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哲学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该书“以实践概念为核心,以‘客体——主体——主客体统一’为理论框架,在体系和内容上比较过去的教材都有很大的改革和创新”。高清海等10余名教授自1980年受教育部委托开始编写此书,历时6年始成。 除序论外,该书由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认识的基本矛盾,客体——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主体——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及其主体能力的根据和发展,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等四篇构成。该书制订大纲过程中,曾得到钱学森的鼓励和支持,肖前、黄楠森、李秀林及周抗等教授对修订大纲亦提出了修改意见。可以说,该书既是哲学教科书体系革新的较为成功的尝试,亦是对主体及主客体关系问题完备、系统的阐述。

      对主体性的讨论的高潮是在80年代后期。1989年10月,全国党校系统召开的第七届年会的主题便是主体与客体问题。会议收到百余篇论文,会后出版了论文集《主体与客体》(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内容包括主客体的规定性研究、主客体关系研究、主体性问题研究、主客体关系与实践、毛泽东主体思想、中外主客体学说等6个方面。 后在1990年,《哲学动态》编辑部与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高校哲学教学研究会、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课题组等单位联合发起召开了主体性学术讨论会,并由《哲学动态》出版了“主体性问题讨论专辑”(1991 年第2期)。此外,这一阶段还有大量有关人的本质、人的自觉自由活动的论著出现,其实质也是对主体性问题展开探讨。

      展开阶段(1990—1998年)对人的讨论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理论上怎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建构人学,并就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展开探讨;二是实践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现实进程与人的关系展开探索。这一阶段的讨论展开的范围更加广泛,中国学界尤其是哲学工作者广泛加入其中。至1998年,国内发表有关哲学人学的论文,据中央党校哲学部统计约有3千余篇,著作数十部, 还出版了两部辞书:黄楠森等主编的《人学词典》(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孙鼎国、李中华主编的《人学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这两部词典各有侧重:前一词典由总论、人学、人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个人、人本主义、人的起源、人的发展、人的未来、人体结构与机能、人与自然、人的经济生活、人的政治生活、人与法、人的文化生活、个人生活方式与社交活动、人的内心世界、人学研究历史等篇目构成,其结构严谨、内容富博;后一词典则由东方人学、西方人学、中国人学、马克思主义人学四大部分组成,洋洋大观,重在人学历史理论。这两部词典的编纂既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汇集,亦为今后的人学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工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