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若干新动态

作 者:
叶虹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社会发展研究的热点。目前,理论界正从多维的角度,在更广的范围内将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现将哲学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若干新动态概述如下: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和主要特征。

      多数学者肯定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最近结果,是新的发展观。有人提出当代发展观演变的“四阶段说”:发达国家发展理论、非发达国家发展理论、人和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有人则把四阶段称为: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有限制的发展观、满足基本需求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还有人提出人类社会发展观的“三形态说”,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演变可划分为三大形态:经济增长观(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至本世纪七十年代);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观(七十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协调、全面、持续的发展观。

      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特征,有概括为四点的,有概括为六点的不等。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特征在于:(1)人本性, 或坚持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根本宗旨;(2)整体性或协调性;(3)持续性或长远性;(4)全面性或以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 有人认为还包括适度性、内源性或内生性、开放性等特点。还有人认为新发展观具有社会学、人学、经济学等多层次的哲学意义。从经济哲学角度看,它是传统的资源经济观向新生产观、新财富观、新效率观的转变。

      二、关于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

      一些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概念,认为尽管邓小平同志没有明确提出过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他的思想中已包含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可持续发展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有人把“邓小平的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概括为:(1 )改革: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2)科技和教育是重要支撑;(3)两个文明的良性运行;(4)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

      有人从发展战略角度提出“邓小平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1)“三步走”是战略目标和步骤;(2)改革开放是“根本发展战略”;(3)“两手抓”是重要战略方针。

      还有人认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是一种发展战略、发展观,同时深蕴了丰富的伦理内涵,主要表现在:(1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标;(2 )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3)体现了集体主义原则, 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4 )对待人类自身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高度责任感。

      以上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总结和阐发,表明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可持续发展观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观与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关系

      有学者指出,在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不能只注意具体科学层次的研究,只注意对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而把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排斥在外。

      许多学者都肯定可持续发展观与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有许多近似、相通、一致的观点和理论立场。在两者关系中,唯物史观对可持续发展观有指导意义,提供唯物主义和认识论基础;马克思的关于人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整体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进步观等为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而可持续发展思想则推动了唯物史观理论现代形态的发展,为它提供新的研究课题(如生态文明、现代科技问题),直接推动唯物史观价值理论的发展,还可以补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之局限。

      有人提出“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是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同时吸收西方可持续发展观的合理内容。言下之意,两者还是有截然分界的。

      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及环境保护问题

      多数观点倾向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弘扬人的主体性,其落脚点还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有人提出,人是、且仅有人是价值世界的“中心”,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并不会轻视环境。“环境价值”与“环境的价值”是两个概念。“环境价值”观念的形成是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界关系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它要求站在人类立场上,既不要脱离了自然环境来追求人与社会的发展,又不要脱离了人和社会的发展来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也不能把二者当作彼此无关的平行过程,任其自发地相互抗衡、相互抵销。

      有人从权利角度提出,权利是指“人权”而言的,不存在一些环境伦理学者所谓的“自然的权利”。自然权利说实质是“万物有灵”的物活论。认为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应从本质上把人与自然区别开来,因为仅从起源上把人与自然同一,无法说明人的存在与自然的存在的根本差别,也就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人站在类哲学角度,强调人从自然出来,升华为主体,是为了建立与自然更高统一关系的必要步骤和必须形式。

      还有从地学哲学角度,把人地关系作为地学哲学的一对主要范畴,提出必须提高人类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的自觉性。

      一些学者在肯定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后,还进一步论证,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本上取决于人与人的关系。有人说,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依赖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建。因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当人们还在为“自我”利益或“集团”利益进行各种竞争而异化人自身的时候,其必然的结果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有人则从类哲学的角度,强调人与自然实现本质的统一,只能在人和人达到类的本质统一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人无休止地征服自然,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财富,实质都不过是掠夺他人、征服他人的一种表征手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