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念的认识论思考

作 者:
毛平 

作者简介:
毛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武汉,430072

原文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信念是主体在认识过程中,通过对认识结果进行体验和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信念在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信念处在“实践—认识”、“认识—实践”的中间环节中,它是“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实现的契机。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形成一定的信念。信念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它在认识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我国哲学界较少深入研究。相反,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诸如直觉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存在主义等派别却大谈信念,把信念作为其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来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能忽视对信念问题研究的。

      一、信念的形成

      信念是主体在认识过程中,通过对认识的结果进行体验和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主体所进行的认识、实践活动不是盲目的,而是在一定的动机、需求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和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47页。)主体认识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获得知识, 认识把握客观规律以便更好地认识客体、改造客体。主体认识活动的发生,是动机、需求等情感因素所造成的。马克思写道: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主体认识活动的出发点正是为了这个“观念地存在着”的目的而进行的;主体认识活动的全部过程也正是围绕着这个目的而展开的。因此,没有一定的动机和需求的认识活动是不可能发生、不可能存在的。在认识活动中,认识主体又无不是些充满着感情、意志的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注:《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55页。 )因而,感情成为了主体的动机、需要得以开始实现的契机。但是,这种感情的程度如何呢?平淡的、漫不经心的感情仍然不能促使主体的动机、需求得到实现,这个感情应该是炽热的、强烈的。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9页。)因而,才可能实现其目的。

      主体认识活动的进行和深入,能够使主体获得一定的对客体的知识,获得对不依赖于主体存在的客观规律的知识。我们知道,主体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客体才能得到有关客体的认识,认识是主客体作用的结果。但是,这种通过感官作用客体所获得的认识还是或然的、零散的,必须对之以概括和总结,否则这些认识就可能消逝、认识活动就不可能继续下去。在主体的长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逐渐地便把这些认识以概念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判断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形成了经验知识。经验知识的形成,为主体更深入一步把握客体、认识客观规律奠定了基础。但是,“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页。)经验知识本身既不能告诉我们它提供的原理具有多大程度的普遍必然性,也不能清楚它所看到的事物和现象间的联系的原因怎样,更不能达到对客体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因此,经验知识必须上升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列宁说得好:“为了要理解,必须从经验上开始理解、研究,从经验升到一般。”(注:《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21页。 )因为理论知识能够把握和弄清客体的本质属性、内在联系,能够认识到客观规律。马克思曾说:“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现实的内部联系的分析,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是一项极其细致的工作;既然把可以看见的,仅仅是表面的运动归结为内部的现实的运动是一种科学工作,那末,不言而喻,在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和流通当事人的头脑中,必然只是表面运动在意识中的表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49、350页。)

      但是,由于认识的复杂性以及主体所受到的种种限制,就决定了主体对客体认识的结果(知识)是各式各样的。有的结果符合客观规律性、符合客体的本性,有的结果则是对客观规律、对客体本性的歪曲。又由于主体的世界观以及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之不同,因而对这些认识的结果(知识)的体验、感受就有所不同,进而其态度、评价也就不同(其实,人们并不需要也不可能事事都直接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从活动中获得经验知识然后再上升为理论知识。人们可以继承前人已经获得的知识,可以直接地对前人的认识的结果进行体验和评价)。那么,究竟哪些结果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呢?主体必须对这些结果进行评价,然后方能作出选择。于是价值观念便应运而生。价值观念就是对客体满足主体的目的、需求的评价和态度。价值观念的出现,成为了人们对各种认识的结果表明自己的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进行自己的选择的根据。通过对认识的结果(知识)的思索、评价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主体便会确定某种或某些认识的结果(知识)作为其坚信的东西,而对某种或某些知识的坚信便会造成对其坚定的信念。因此,我认为,信念是主体在认识过程中,通过对认识的结果(知识)进行体验和评价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二、信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某一知识的坚信又会给从事认识、实践活动的主体带来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并促进和推动认识、实践活动向更深更高的层次进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主体不仅需要凭借一定的物质手段(如劳动工具),凭借前人已经获得了的知识(即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而且也必须凭借主观力量(如信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列宁说得好:“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表明,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人们是不能缺乏坚定的意志和信念的。通常我们把认识过程看作是实践—认识—实践之不断循环的过程。人们实践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认识的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去实践。我认为,信念处在“实践—认识”、“认识—实践”的中间环节中,实践—认识—实践之不断反复循环的过程正是通过信念这一契机来实现的。

      主体的实践活动不是盲目的,在实践活动开始发生时,实践者的心中对所从事的活动所要获得的目的是清楚的。但是能否获得这个目的呢?实践者不能是优柔寡断、不能是缺乏信心和热情,而应该有明确的坚定的信念。否则,这样的实践活动就会成为漫无目的、茫然不知所措的,因而也就不可能获得什么实质的效果了。反之,如果实践者对其从事的活动有着坚定的信念,以炽热的感情、顽强的意志去行动,那么他就可能成功,就能够对其实践的目的获得一定的知识。可见,信念把实践—认识的过程联系起来了。没有信念,实践难以发生,知识难以获得,而认识过程也就难以继续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