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特征问题研究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晓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原文出处:
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将研究的部分问题梳理如下。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其理由是:(1)马克思在一生中所作出的两个伟大发现, 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都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2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出了既唯物又辩证的理解。所以,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抓住了马克思观点和学说的根本。

      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理由是:思维和存在的规定正确表现了哲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从思维和存在的本质及其规律出发来研究整个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超越和批判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而是明确提出并合理解决了这一基本问题。所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环境亦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其理由:(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 最重要的是改变世界的问题,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则属于说明和解释世界的问题。(2)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亦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是在工业生产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条件下,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把实践引入哲学,在使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的同时,也改变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形态,丰富和发展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所以,人与环境亦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实践活动。其理由是:(1)现存世界中的自然和社会是在人类实践中融为一体的。由于实践的作用,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使之成为社会的自然;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转化为社会中的一个恒定因素,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2 )人类实践活动是人类世界或现存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在人类世界的运动中具有导向的作用;实践是人类世界真正的本体。所以,马克思把哲学的对象规定为人类实践活动。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是人类世界、现存世界,它坚持“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而理解、解释和把握人类世界的依据就在于人类实践活动。所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类实践活动是正确的。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和职能的探讨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探讨

      第一种观点认为,包括马克思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根基是物质本体论。其理由是:(1)物质具有永恒的“先在性”, 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并不因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而消失。(2 )物质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不但精神是物质的机能,而且实践也是物质的活动。(3 )物质在时间和空间的展开是无限多样的,包含着世界及其未来发展的一切可能性。(4)物质本体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论根据, 没有物质本体论,就不能正确揭示社会存在的本质,就不能正确说明社会、说明人。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不容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基石不容动摇。

      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本体论。 其理由是:(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所研究的现存世界不是作为自然、社会和思维之和的整个宇宙,而是人类世界。(2 )现存世界中的自然和社会是在人类实践中融为一体的。人类实践活动是人类世界或现存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在人类世界中具有导向作用,人在物质实践的基础上重建世界。(3)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他学说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本体论。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物质—实践本体论。其理由是:物质本体论正确地解决了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两者的统一性问题。实践本体论看到了主体的能动作用,但它把实践作为世界的本质,取消了世界的物质基础,抹杀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只有确认自然物质是整个世界的主体,同时又确认实践是人类社会的主体,才能使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是单纯的物质本体论,又不是单纯的实践本体论,而是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的统一。

      第四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关系本体论。其理由是:(1)在马克思看来, 一切人和物都是在社会关系的“以太”中显示出自己的独特存在方式的。(2 )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关系的本质,并运用实践手段对它进行革命性改造。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拜物教”的批判,目的也正是从物与物关系的外观下揭示出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质。(3 )马克思哲学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如实践、物质、自然、认识、辩证法、范畴等都关涉到社会关系这一隐蔽的、深层的基础。所以,社会关系本体论才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才是马克思考察一切问题的前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