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东海(1968— ),男,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助理研究员; 于蓝(1957— ),男,内蒙古大学学生工作部助理研究员。

原文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本文在肯定恩格斯提出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这一论断的同时,指出不能将它凝固化和绝对化,通过对以往哲学史的考查,说明哲学基本问题随着哲学思想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来的现代哲学,其基本问题已经变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分类号:B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ISSN 1000—5218(1999)—02—0095—0101

      恩格斯总结了古代、近代哲学发展的成果,明确提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恩格斯提出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便成为永恒的哲学基本问题。而应该把哲学的基本问题看作是不断变化的。纵观哲学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只能看作是哲学基本问题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古代、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在现代哲学当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已经作为主客体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哲学基本问题的地位已经被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所取代。

      一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提出了“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19页。)。 这一问题所指的是古代、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所特别强调的是近代。因为在古代这个问题仅仅是包含在哲学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讨当中,只有到了近代,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才真正被提出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所以说,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是对哲学史上这一问题的科学概括,并不是提出普遍性的规定,把近代哲学的这一基本问题固定下来作为哲学的普遍模式,看成是古代、近代、现代以至将来的哲学基本问题。

      在最初的古代哲学中,从一开始就遵循着一种模式,那就是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寻找统一的本质,即从多中探一,从动中寻静,从存在中找本质,这种对世界本原,存在本质思考的哲学也就是古代本体论学说。这种本体论的特点就是以客体为中心。因而,这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还没有被自觉提出来,还只是潜在于存在和本质,一般和个别这些关系之中。在这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路线,一派坚持从物到思想的认识路线,以感性实体为认识起点。另一派则相反,以本质一般为出发点,坚持的是从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在前者具有唯物主义的萌芽,后者具有唯心主义的萌芽。或者是说前者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后者具有唯心主义倾向。但总的说来,这时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不是规范的现在所指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因为,那时思维与存在还没有被明确地区分出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还是无意识的,被包含在对于其它问题的解决当中。

      在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朴素的、直观的哲学。这时人们的实践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与此相适应的科学是作为实践的需要,首先是作为生产实践需要的直接回答而产生的,集中到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当时的哲学家继笛卡尔之后对这个问题作了各种各样的回答。但是,囿于当时思维方式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哲学家们把人类认识活动及其它活动割裂开来,孤立地加以考察,把认识的两个方向抽象化,在思维与存在的抽象对立中寻求认识的突破,这样势必会造成要么单纯地强调思维,要么强调存在,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路线,造成了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最终无论哪一种哲学都没能够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而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

      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产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有了重大突破。康德哲学实现了所谓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对从前的事物的认识尚属整体考察阶段,故没有分门别类的科学。因此,他们对于联系和运动的统一整体的认识也就是笼统的、模糊的。这时哲学家考察的对象主要是自然界,把自然界作为对象表现着人同自然界的区分以及人的主体地位的确定。即认识还处于感性具体思维阶段。因此,这时主体与客体的区分还是非本质方面的,主体与自然界彼此是同一的。表现在哲学问题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也只能潜在包含在哲学家对自然界的解释当中而没有独立地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到了近代,认识由总体进入了细节。在哲学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提出条件已经成熟,这一关系已经深入到了认识的各领域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时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形而上学性和机械性。认识进入了细节,细节却被静止地对待,被凝固化,其结果必然是造成对事物认识的片面化、抽象化。至此,古代哲学完全转向了它的反面。

      在经过了以自然为主的世界本体认识之后,哲学重点转向了对主观世界的探究,主体——人的地位和价值的日渐提高,于是开始了哲学的新的方向,使它逐渐侧重于从主体方面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只有这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

      第一个明确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笛卡尔,他分析了3 种实体的存在:自我、上帝和物体,实际上就是主观的精神实体,客观的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论述了心物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便成了近代哲学家们争论的中心问题。此时,无论是认识论,还是本体论都从客体中心转变为主体中心,第一次自觉地否定了对象是直接呈现在思维面前的旧哲学本体论的观念,试图寻找观念和对象,思维和存在之间的真正桥梁,打开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缺口。经过费希特、谢林,到了黑格尔那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成为批判的对象,从而使辩证法得到了发展,这种思维方式大大促进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及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解决,但是在其唯心主义的基础上也不会真正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错误,把极端抽象的思辩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试图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通过肉体和精神的关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问题,但他把人只看作是自然的人,没有上升到实践的高度,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又排斥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最终在绕了一个大圈子之后又返回到了旧哲学的出发点,最终没能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对这一问题哲学家们从各个侧面的探讨都有其合理的成份。为马克思、恩格斯正确解决这一问题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