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再造十年辉煌

——福州开发区保税区十年发展成就巨大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玉立 福州市副市长、福州开发区、保税区管委会主任

原文出处:
中国财经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5年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10年来,福州开发区以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成为目前全国唯一集国家级的开发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和台商投资区于一体的投资热土。

      10年来,福州开发区共累计投入5亿多元,吹沙造地3平方公里,完成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内已峻工建筑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在建的还有150多万平方米。至今,全区共累计引进项目768个,投资额达23.8亿美元。其中已批准三资项目463个,投资额为16.53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0.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6亿美元,已投产企业276家。10年共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46亿元,创利税近10亿元,财政收入8.67亿元,出口总值9.85亿美元,年均递增均在50%以上。1995年预计可实现社会总产值70亿元,工业产值55亿元,财政收入3亿元,出口总值3亿美元。目前,投资上亿美元的企业有2家,投资在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3个,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2家。高科技园区发展较快,现已批准国家级火炬项目9项,省级火炬项目27项。已初步形成了光机电仪、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型材料为主的四个行业体系。台商投资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仅有的两个台商投资区之一。迄今为止,台商在马尾投资注册的项目已达226家,其中投资额在千万美元以上的台资企业有16家。协议利用台资占全区利用外资额的69.4%。台商投资区的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根据对首期开发投入的测算,每平方公里的实际投入约9000万元,首期4.4平方公里开发的投入产出比为1:2:2.9,即投入1元人民币的基础设施费用,引进外资2美元,实现产出2.9美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福州保税区成立两年多来,我们努力营造国际化、法制化的投资环境,积极探索“与国际市场接轨,按国际惯例办事”的发展路子,保税区的各项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两年多来,开发区共接待了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客商1.5万人次,引进项目458项,协议总投资5.8亿美元,批准项目258项,总投资3.36亿美元。在已批项目中,外资项目占75%,贸易型项目占70%,一批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影响的公司也在保税区落户(如东京丸一、周生生、人头马等)。在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筹资1.38亿元,全面完成保税区第一期水、电、路、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已有76家企业开工基建,开工面积68.6万平方米,已峻工写字楼、标准厂房、保税仓库、展示厅等22万平方米。到今年7月底,保税区进出区货物总值已达6.8亿美元,为国家征收关税、增值税1.56亿元。在进出口贸易初步形成规模的基础上,转口贸易也得到发展,贸易的“触角”已扩展到日、韩、东南亚及南美,并已逐步发展成为我省及东南沿海的“三资”企业保税物资的重要集散地,保税生产资料交易日趋活跃。

      为了营造一个文明、高效、廉洁、按国际惯例办事的投资环境,开发区还着力于逐步健全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办事程序和高效的机关政务工作运行机制,连续推出了《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机关政务“红灯”呈报制》、《外商投资企业“接待日”制度》、《福州保税区办事限时制》,还制定并实行了《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产前收费的暂行规定》(即一个窗口收费)、《海外招商顾问制度》、《税务代理制》、《海关关税申报制》等。这样,机构从复杂制变简单制,项目从审批制变登记制,办事从弹性制变限时制,税务从催交制变申报制,海关从登记制变申报制,这些探索性试验已取得良好的成果。

      今年是开发区第二个十年创业的头一年,开发区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两大一高”项目,即大项目、大规模、高科技建设上来。在已批准2项投资1亿美元以上、33项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的基础上,力争用3~5年时间,再争取批准30~50家投资在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再培植创利税千万元以上的企业30家,创汇在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0家,培植8~10个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包括中华映管、JVC电子、瑞闽铝业、南亚合板、清禄集团、升兴集团、爱华音响等),并争取在保税区内形成百亿美元的出口创汇基地。同时,加快“百亿电子城”的建设步伐(目前已批电子项目38个,总投资近5亿美元),力争在1997年形成电子工业产值100亿元。

      根据福州市委、市政府“3820”工程关于建设闽江口经济圈的发展战略,开发区要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主旋律,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经济发展力争每年跃上一个大台阶。到2000年,开发区产值要达200亿元,财政收入18亿元,出口总值15亿美元,实现“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外向型”的经济发展奋斗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