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价值原始发生前提的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书琛 广东商学院现代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原文出处: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汉文哲社版

内容提要:

人的生命活动有新陈代谢和生物反射两种基本方式。新陈代谢所造成的能量匮乏经过反射活动的感受、反应,就形成了企图消除匮乏的心理倾向——需要;而释放的能量与各种活动相结合,则形成了能力。需要与能力的统一必然导致外显操作活动。通过活动建立的个体对外界的关系也有供需关系和功能关系两个方面,自然同一和矛盾两种状态。个体对外界的关系本质上是以功能关系为中介的供需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价值原始发生的前提。价值就是从人们对待这种关系的活动中产生的。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任何一种东西的原始发生都是这种东西从无到有的转变的过程,价值的原始发生也不能例外。因此,对价值原始发生的考察必须从没有价值存在但又具备了使价值能够产生的一定的前提条件开始。我们知道,价值因素只存在于人类活动领域亦即社会历史领域之中,没有价值存在的领域也就是没有人类活动和社会历史的天然自然领域。这个领域既是价值赖以产生的前提,也是人类历史赖以产生的前提。因此,我们对价值的发生学的考察就从这个前提开始。

      一、人的生命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新陈代谢和反射活动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3页); 而生命个体的存在方式就是他的活动方式。从生理和心理的水平上看,人的生命活动有两种基本形式,这就是新陈代谢活动和反射活动。

      生物学把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变化的总和,叫做新陈代谢。它大体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合成代谢(同化作用),有选择性地把从外界摄入的物质转换、合成具有转移或贮存物质、能量、信息的机能和具有生物感应性的生命物质(原生质),并把摄入的能量贮存起来。二是通过分解代谢(异化作用),将自身的生命物质进行氧化、分解,并释放出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排出机体所不需要的废物。个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就是有机体的物质、能量的变换和转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是通过物质、能量的摄入达到机体内部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另一方面又通过物质、能量的消耗打破这种平衡;并且新陈代谢本来就是以这种不平衡为前提的。因此,在生命个体的新陈代谢活动中,包含着并且在不断地造成着有机体内部及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既相对平衡,又不平衡的矛盾统一关系。

      在新陈代谢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感应性的生命物质,组成有机体的感觉——神经系统。它与新陈代谢活动中所释放出的能量以及内外环境的刺激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感觉——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这样,有机体的活动就在生理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过渡)到了心理活动,在物质、能量交换的基础上发展到了信息交换,从而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相统一、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换相统一的整体性的活动。

      反射活动是指有机体在感觉——神经系统的参与或控制下,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它是生物有机体的一种神经调节方式。人体的反射活动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一种由种族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一种较为简单、固定、低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条件反射则是一种在后天的活动中所“建立”起来的较为高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条件反射活动也叫信号活动,它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这两种活动类型,其中后者是人所特有的。

      人体的反射活动有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并且是通过相互影响的两条神经通路的活动进行的。

      首先是感觉过程。当有机体受到内、外的刺激时,感觉分析器就有选择性地把某些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延髓之后,就开始分为两条神经通路向上传导:一条沿着延髓腹侧,经分布于脑干、间脑这一区域的网状的非特异神经通路,把感觉分析器(它具有一定的对刺激进行选择的能力)所感受到的平衡或不平衡(即由某些东西的匮乏或多余而导致的不均衡,不协调、不适应等状态)的感受,弥漫性地传导到脑干、间脑、边缘系统以及大脑皮质的各层(包括古皮质层、旧皮质层和新皮质层),从而引起皮下组织及大脑皮质各层的兴奋(心理学上又称为“唤醒”,“激活”)。其中,皮层下中枢(主要是下丘脑)和大脑皮质中的古皮质、旧皮质的兴奋、反应主要引起需求和情感活动,而新皮质运动区的兴奋、反应则是形成人的意志活动的生理、心理的基础。另一条沿着贯穿延髓背侧、中脑、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的特异神经通路,把感觉分析器所感知的特殊信息直接传导到大脑新皮质层中的感觉区,从而在神经系统被激活的情况下,在感觉区建立起一定的神经联系。这种神经联系是形成感知——理智活动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基础。大脑新皮质中运动区和感觉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区域叫联合区。联合区的活动把大脑皮质的运动区的活动和感觉区的活动结合起来,联成一体,从而使大脑皮质及神经系统的活动具有整体性。没有非特异神经系统的活动,大脑就不能被唤醒和激活,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任何形式的心理的活动。没有特异神经系统的活动所形成的神经联系,也不会有任何心理现象的发生。因此,这两种神经系统的活动都是人的心理活动、意识活动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基础。中枢神经系统一旦被激活,贮存于机体中的能量也就随之释放出来,反射活动也就从感受过程转为效应过程。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所形成的神经(生理的和心理的)冲动,沿着非特异神经通路和特异神经通路这两条途径传至效应器,并释放出贮存于效应器中的能量,就引起了效应器官的活动——体内调节活动和作用于环境的外显操作活动。效应器官的这两种活动又作为一种不同于内外环境刺激的新的刺激,被感受器感受到而形成运动觉。这种运动觉作为一种比对内外环境的感觉更为重要的感觉,又反过来推动着心理活动和操作活动的发展,从而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开始了一个新的生命活动周期。

      新陈代谢和反射活动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式。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也就停止,反射活动也就不可能进行。没有反射活动中的神经调节,有机体就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因而也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了。因此,无论缺少哪一种活动方式,都不会有有机体的存在和有机体的生命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