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年前那场真理问题大讨论所启动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了世纪之交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先导,而随着第二次革命所带来的历史大转折,又促使思想解放运动向广度和深度推进。这种群众革命实践发展与理性思维飞跃的互动、撞击、蕴育、再生,成了响彻世纪之交中国大地的时代最强音,而思想解放运动不仅是思想、理论观点,政治、经济、文化观点的拨乱反正,更是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本文拟探讨这场世纪之交中国思维方式革命的主要表征。 一、摆脱“左”的教条主义思维,走向坚持实践第一的思维 20年前那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无疑是一场以哲学理论之争的形式展开的政治斗争,但它蕴含的实质性意义,却是一个执政党认识路线的转换、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即从唯上唯书的经学思维转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思维上来,从“左”的教条主义思维方式转到坚持实践第一的思维方式上来。这种转换在当时集中表现为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和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而这正是通过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重新确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实现的。 “两个凡是”的要害是它的认识论含义,即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态度、“左”的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左”的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思维方式,使马克思主义脱离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凝固、僵化、公式化、药方化,一切从本本出发。因此,要冲破“左”的教条义思维方式的框框,必须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是关系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问题,是关系社会主义盛衰兴亡的问题。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是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它的实践性,在于它的始终要求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于它的生命形式永远是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理解和把握它的内容和实质的方法论原则。因此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正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认识路线和思维方式,邓小平极力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强调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所以,可以这样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全党从唯上唯书的经学思维转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哲学思维上来,从“左”的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转到坚持实践第一的思维方式上来,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最根本、最核心的原因。 二、摆脱离开实然从应然出发的思维,走向一切从实际(实然)出发的思维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始终予以关注和并提的两个重大问题。“左”的思想路线,从本本出发,坚持到革命导师的著作中去寻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现成答案、包医百病的药方,认定马克思等导师已经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应然状态”,并以此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和“施工蓝图”。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只是大体上预见了未来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所诞生的社会主义及其原则。有人问马克思,未来社会主义应怎么样搞法,他回答说:“这当然完全取决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别的历史环境。但是,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虚无飘渺的,因而实际上是个幻想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154页)这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在中国改革开放前,让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按照“应然”的施工蓝图运作、让“实然”听命于“应然”、让客观现实逼近“理想模型”的全党全民努力,带来的却是日益强烈的应然与实然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思维与存在的颠倒。马克思早就指出:“共产党对我们来说并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87页)而这一现实运动是受历史规律支配的。“应当如此”,如果脱离客观规律性,应然如果离开实然,只能流于空谈;离开实然从应然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只能最终葬送社会主义。“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卷,第416页)邓小平带领全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正是破除离开实然(现实)从应然出发的思维模式,找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把她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强调,现在搞建设,要适合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三大前夕,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2 页)正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出发,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天上”回到“地上”,从超阶段的空间回到眼前的现实,从应然回到实然;使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都建立在现实的、客观的、必然的、科学的基础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