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十周年。1978年,邓小平重申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关注。1988年,邓小平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总结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十年来,人们对这一论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有关的论证和阐述文章之多、范围之广为近年理论界少见。由于两个命题的内在联系,研讨仍然关涉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但重点则转移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上。现在人们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有了深刻和一致的认识,“科教兴国”已成为党和国家的基本战略。但在对科学技术何以成为第一生产力等问题的理解上,研讨者则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现综述如下,仅供参考。 一、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性质和命题中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一)命题的性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是否科学,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命题?对此研讨者主要有四种看法: 1.在肯定命题的科学性的同时,强调它是一个经济学的命题。“邓小平同志谈到的生产力,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学的命题”(注:冯维和:《对生产力的几个问题的新思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2.认为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哲学命题。“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这种发展的重要性,不亚于狭义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发展。”(注:宋养琰:《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管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3期。) 3.少数论者对命题的理论依据和逻辑表达持有怀疑。他们“往往强调这是一个‘形象的政治的语言’,在充分评价其实际意义的同时,对命题的科学性持保留态度。”(注:苗东升:《试论科学是元生产力》,《光明日报》1993年4月5日。) 4.认为这一命题是“被设定的难题”,从表面上看似乎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命题不相容,存在着“相互缠绕的怪圈”,但是可以“解构”,命题是“完备与不完备的统一”(注:张践明:《“第一生产力”和历史唯物主义》,《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二)命题是否包括社会科学 应该说,这一问题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命题中就已存在,只是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以后,才引起人们更广泛的讨论。“科学技术”是不是特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否具备生产力的属性?对此主要有四种看法: 1.认为一般而言,社会科学不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社会科学的确很重要,但其重要性不能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来说明。”(注:《胡绳谈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人民日报》1992年11月30日。) 2.强调马克思从来没有把社会科学排斥在科学的范畴之外,邓小平更明确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科学是生产力,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注:洪远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理论》,《复旦学报》1991年第5期。)有的论者甚至认为,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关键的第一生产力”(注:吴欣:《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新认识》,《理论探讨》1994年第4期。)。 3.认为命题中的“科学”是指与生产力有密切内在联系的科学,自然科学并不都是生产力的因素,在社会科学中也有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因素的。因此,“不应笼统地用‘社会科学是生产力’,或者‘社会科学不是生产力’的命题。”(注:姜法芹:《也谈社会科学与生产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4.认为社会科学在一定的前提下属于生产力范畴,“假如能够排除对于社会人文科学研究的种种消极的政治化扭曲,那么,它们将同样具有生产力意义。”(注:崔永和:《生产力的文化意蕴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三)对命题中的生产力内涵的理解 为了能够科学地解释和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们对生产力内涵作了许多探讨,其中不乏新的阐述。主要有六种看法: 1.传统的“三要素”说。认为生产力是指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产资料的能力,它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坚持这种观点的论者,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持“渗透论”。) 2.多因素说。这种观点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认为生产力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3.“因素体系”说。认为现代生产力是由多类型因素构成的因素体系。从结构功能分析,生产力因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型是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第二类型是智能性因素,包括科学技术、现代教育、生产信息;第三类型是运筹性因素,包括生产管理、分工协作、劳动组织(注:刘景林:《关于生产力的三个论题》,《黑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