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实践检验的复杂性、可错性及其原因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内容提要:

付检理论的真伪与实践的成功与否常常不对应,两者关系极其复杂。在实践检验中的逻辑推演、检验设计、实际操作、结果判定等阶段上,都存在着失误的可能。对检验过程的逻辑分析亦表明,具体实践对付检理论的证实和证伪都是或然的。因此,具体的实践检验总是相对的、可错的,不能把它绝对化。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70年代末真理标准的讨论,以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载入史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成为中国人的共识。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在批判其他标准基础上形成的实践标准却成了可以免于反思的对象。实践标准被赋予终极和绝对的意义,出现了把实践标准简单化的倾向。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实践检验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可错性及其原因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尽可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实践标准的目的。

      一

      列宁和毛泽东都曾经指出过,实践的结果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参见《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8页;《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一般说来,以某一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期的结果,获得了成功,就证明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反之,在实践中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失败了,就表明认识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实践的成功与否与认识的正确与否是相对应的。这种对应关系在一些简单认识的检验中,是一目了然的。然而,实践是复杂的,认识也是复杂的,实践的成败和认识的对错往往出现不对应的情况,二者之间呈现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复杂情况在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先来看自然科学中的情况。

      1.实验失败了,但理论是正确的。1906年,德国物理学家考夫曼通过对高速电子质量观测实验来检验狭义相对论中运动质量随速度增加而增加的论断。他宣布实验得出了否定的结果,未发现高速电子质量的变化。彭加勒据此实验而怀疑相对论。但爱因斯坦则强调指出,矛盾可能来自考夫曼的实验本身有毛病,而不是相对论有毛病。十年后,法国两位物理学家发现考夫曼的实验装置果然有毛病,才造成了实验结果与理论相冲突。

      2.实验结果与理论相冲突,但是实践和理论都是正确的,冲突只是一种现象。例如天王星发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天文学家注意到天王星的实测轨道与按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结果不一致,但是天王星的实测轨道的数据是正确的,作为计算依据的万有引力定律也是正确的。之所以发生上述不一致,是因为没有预计到未知的因素的作用。后来发现了海王星这个未知因素的影响,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就一致了。

      3.实验的结果没有推翻理论,但缩小了理论应用的范围。例如,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并没有推翻牛顿经典力学原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只是把它限定在宏观低速运动范围内,作为狭义相对论的一个特殊情况。

      4.对同样的自然现象或实验结果,用互相对立或竞争的理论都可做出合理的解释。例如,光在遇到反射面时发生反射现象这一事实,无论从光的微粒说还是从光的波动说都可以推导出来。此外,像光的折射、双折射现象,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也都能解释。由于实验结果对互相对立的两种理论都予以支持,因而难以断定哪一种理论能够成立。

      5.根据某种理论对许多个别未知事实的预测成功,并不能完全确证这种理论(定律或原理)的真理性。例如,人们根据牛顿力学推测天王星的轨道摄动,是由它的轨道外侧的一颗未知的行星引起的。当人们在天文观测中发现了天王星轨道外侧确实还有一颗海王星时,牛顿力学理论的真理性被部分判定了。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简单地认为牛顿力学理论的真理性已被全部证实了,从而把牛顿力学当作绝对真理,因为与上述天王星轨道摄动相类似的还有水星近日点轨道摄动的超差现象,这就是牛顿力学理论体系所不能解释的。

      6.科学史上一些曾被实验否证因而被人们抛弃的理论,后来又以某种方式复活。例如,普劳特提出一切纯化学元素的原子量都是整数的假设,这个假设一提出就面临许多化学元素的原子量不是整数的否证事例;普劳特认为这是当时提取的化学元素不纯的缘故,但提高化学分析提纯技术,并没有消除全部反例(例如斯塔斯经过十七道工序提取的氯,其原子量为35.5,不是整数)。所以,大多数化学家抛弃了这个假说。直到20世纪,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发现了同位素,说明了氯并不是单纯的,而是包含着两种同位素——cl[35]和cl[37],才使这个假说“死而复生”。又如,早已被淘汰的炼金术理论的核心——元素可转化的思想后来又在原子核物理学中以元素嬗变理论的形式复活了。

      7.有时候根据一种错误理论却预言了某种正确结果。例如,热力学史上,由卡诺定理推导出许多正确的经验结论,然而,卡诺定理的前提却属错误的热素说。后来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做前提也同样推出卡诺定理及其经验结论。因此,结论真,前提也可能假。

      以上例举的情况,充分说明了实验结果与付检理论的复杂关系和实践检验过程的可错性。相对社会科学而言,自然科学理论的检验还可在比较“纯粹”的状态下(如可控实验中)进行,而社会科学理论的检验则更加复杂:因为社会认识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同时也直接体现着人的需要和利益;而且社会实践的结果的意义也往往因人而异。因此,很难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纯粹地检验某一理论。由于更多地受到主体的需要、利益、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社会科学的实践结果与相应的理论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

      二

      实践结果与理论之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复杂的关系呢?分析实践检验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就可寻觅到影响检验结果,导致结果与付检理论的复杂关系和检验过程可错性的种种因素。

      一般说来,实践检验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逻辑推演和检验设计两个小阶段。单称的事实陈述不必经过推演就可直接得到检验。如:“铜是导体”、“今晚土星位于天蝎座”等。但是,理论都是普遍陈述,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而作为真理标准的每一次实践则总是具体的、特殊的。因此,只有从普遍陈述推演出单称的具体的陈述,才能付诸实践检验。例如本世纪初对广义相对论的验证,就是首先从相对论中推导出“光线经过太阳附近发生弯曲”、“光谱线的引力红移”、“水星近日点的进动”等事实陈述,再对这些现象进行观察验证,从而确证了广义相对论的真理性。社会科学理论的检验也一样,往往要先把理论化为具体的政策,然后通过检验政策而间接地检验理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