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哲学改革近二十年来,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值得一提的成果是: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传统提法牢固地位受到了动摇,哲学基本问题的可变易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论者赞同。有趣的是,这一“动摇”和“变易”最初起始于恩格斯论述本身的可二重理解性;当恩格斯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时,这一“全部哲学”可理解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以后的所有哲学,也可以理解为仅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究竟哪一种理解更合理呢?这取决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的认识;这种认识,就其实质而言,存在着两个最基本的派别,即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派和哲学改革中出现的实践唯物主义一派。两派都注重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作用,但在实践是否可划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时,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自然本体论,实践虽然重要,但在本体问题上,由于实践晚于自然,因而不可划归本体论;实践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实质上是实践本体论,自然虽然早于实践,但若没有实践,则自然的意义就无从揭示,因此在本体问题上,由于实践提示了自然的本质,因而可以划归本体论。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本体论出发,强调的必然是自然界的客观性,由此导致的论述中心必定是对理论认识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在这一思维框架里,无论实践多么重要,它也要受唯物唯心之争的制约,即实践活动要么是唯物主义的,要么是唯心主义的。这样一来,实践就被限制在认识论之内,实践的主要功能是对理论之唯物唯心的检验。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强调的必然是实践的能动性,由此导致的论述中心必定是对自然界的主动改造和被动适应之争。在这一思维框架里,即使自然界具有无可怀疑的先在性和客观性,但此时已成为人们如何实际作用的对象,即对自然界,是持主动作用的实践态度,还是持被动适应的直观态度。这样一来,实践就突破了认识论的领域限制,并因为作为本体论之基本成份的自然界已被置于作用改造的对象的地位而成为本体论的重要成份。 更进一步地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本体论出发,由于强调的是自然界的客观性,因而必然坚持自然界是第一性的,与自然界相对应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样一来,顺理成章地,哲学基本问题就必定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问题是如此,而且此后的一切哲学都是如此。从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本体论出发,由于强调的是(人的)实践的能动性,而能动的实践必定应有一个实际作用的对象,由此就事先确认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因而不再着意坚持自然界的第一性;同时,与自然界相对峙的意识也回归于人自身,成为人脑的属性,以人为载体而发挥其能动性功能。这样一来,同样顺理成章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就不再是哲学基本问题,至少它不再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问题。 由此可见,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实践唯物主义的提出,才使得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辩证唯物主义的确定所坚持的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一贯提法受到质疑。如果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那么,世界哲学史发展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阶段,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或哲学基本问题的传统内容已发生改变。由此可以更进一步地说,如果说哲学史并不仅仅停留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阶段,而是在未来的时期还要向前发展,那么,哲学基本问题或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还将发生变化。这也就是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仅是哲学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的哲学基本问题;在永无终止的哲学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的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的。 二 确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一般形式,并不意味着哲学基本问题没有自身的一般内容。如果说任何问题都是一个矛盾,那么哲学基本问题所要解决的就是哲学中最基本的矛盾;而任何矛盾都由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组成,为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构成哲学中最基本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哲学是研究人的思想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而人的思想和活动实际上是人对周围现实世界的思想和活动。如果说人的基本目的是通过认识和利用现实世界的规律性而使现实世界的变化符合人的愿望,那么,现实世界的当前状况就显示出人对现实世界认识和利用的现有水平,同时也反映出人对自身的认识和自身存在状况所达到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就哲学研究人的思想和活动而言,由于人和世界须臾不可分离,人和世界就构成了哲学中最基本的矛盾关系,因而,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基本问题。但是,宗教和艺术也是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的,也是以解决人应怎样处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为研究中心的。这样一来,哲学、宗教和艺术同把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当作自身研究的基本问题,哲学研究不就丧失了自身的特色了吗? 情况并非如此。虽然哲学、宗教和艺术都在解决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但是解决的方式大不相同。概括地说,这种不同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三者对问题反映的方式不同。哲学是以概念、理论的方式来反映和解决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的,因而它是理性的。宗教则是以神灵、神秘的方式来反映和解决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的。宗教是一种神启训诫,因而它是神(秘)性的。艺术的反映形式则是感性、形象的。其次,三者所获取的直接对象不同。由理论结论组成的理性哲学直接获取的对象是规律;由神启训诫组成的神(秘)性宗教直接获取的对象是信仰;由生动形象组成的感性艺术直接获取的对象是美感;最后,三者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不同。哲学的追求也许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如人的存在状况取决于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作用的水平一样,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也取决于人与周围世界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或相互的对象化活动。首先,人要认识周围的世界,这就是求真的活动;其次,人在社会的自由活动不能妨害他人,这就是遵善的活动;再次,人要以艺术的方式美化人的生活,这就是审美的活动。由此可见,哲学所最终追求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可以说是真、善、美的统一。宗教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劝人行善,让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因此宗教的追求可以归结为善。艺术追求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让人从美感中领悟人生,因此艺术的追求可以归结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