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亦众所公认,哲学可以促进理智的发展。具体说来,它可以训练思维,提升智商,开启直观和激发灵感。哲学的这些功用对于人们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历史事实和个人经验都表明:哲学可以给予学术研究以非同寻常的广度、高度和深度。如果说高超的学术境界是浩瀚无垠的大海中的宝岛,那么哲学就是把人们带向那些宝岛的巨舟。并非每一个乘客都能够抵达学术的宝岛,但是每一个乘客在航程中都将各有收获,因为哲学或多或少能够深化人们的认知和强化人们的心智。 一 哲学的认知深化功能 哲学具有消除人们的无知、破解人们的意见和给予人们以真知、帮助人们发现真理的作用。它的这些作用是由其认知深化功能派生出来的。 哲学的认知深化功能主要表征为:帮助人们把握事物的特性、本质和共性、规律,帮助人们发现真相和真理,使人们走向新意和创意,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辩证本性。 第一,哲学帮助人们把握事物的特性、本质和共性、规律。哲学思维是一种撇开表象而径奔本质、剔除偶然而直指必然、在差异中寻求共性、在寻常中发现殊异的思维。这种思维被用于学术研究中时,有助于人们在形形色色的属性中确定事物的特性,在纷至沓来的表象中抓取事物的本质,在千差万别的情形中归纳事物的共性,在错综复杂的关联中发现事物的规律。 第二,哲学帮助人们发现真相和真理。哲学本身就是对真理的追求,它的特性之一是无条件地崇尚真理和不留情地批判谬误。哲学热情地鼓励人们去发现各种事物的真相和真理,而严厉地批判人们所固守的任何错觉和谬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认识能力的局限和异常心理、不良意图,人类的认识中总是存在着一些错觉、迷信、偏见和谬误。哲学一向以批判和纠正这些错误认识为己任,它也呼请并协助科学一起来履行这一任重道远的使命。 第三,哲学使人们走向新意和创意。哲学忌讳因袭和平淡,它的又一特性是尽可能思人所未思和言人所未言。它继承,但不拾牙慧;它借鉴,但不落窠臼;它渴望理解,但不甘于平庸;它追求严谨,但不陷入乏味。哲学本身如此,它也希望以之为参谋顾问的各门科学如此,它总是激励它们寻求新意和发明创意,而对它们已经和正在陷入的陈旧和平庸表示不满,它并且以其思维的独特性和深入性有力地推动着它们的追求新意和创意的努力。 第四,哲学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辩证本性。哲学思维的一种基本方法是辩证法。这是一种从整体的、联系的、变化的和矛盾的视点来考察事物的思维方法。辩证法是为了适应事物的辩证本性而被创立的。运用这种思维方法,比之运用其他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机械法),无疑能更全面更真实更确切地认识复杂事物。对于本性上辩证的事物的完整认识,唯有辩证思维才能胜任,其他思维或者一筹莫展,或者顾此失彼。即便人们只是意在研究这类事物的某个方面或某种性质,先行地通过辩证思维的考察获得对它的一种完整认识也是有益的,因为这种认识可以给研究成果以深度和特色。正如最早提出辩证法概念并长于运用这种思维方法的苏格拉底所云:凭借辩证法的帮助,一个人可以成为最有才华的人、最能指导他人的人和讨论时见解最深刻的人。辩证法的这种作用不仅发生于哲学沉思中,也发生于其他学科的研究中。 哲学可以培养人们应对大千世界的复杂事物的辩证思维能力。这一点古希腊人就已经意识到了。他们的青年教育中就有辩证思维训练这一项。甚至在他们的儿童教育中都贯彻着辩证法的精神。在那时的儿童们中间流行过这样一则谜语:一个看得见又看不见的不是男人的男人用一块不是石头的石头打又汉有打一只站在一根不是杆子的杆子上的不是鸟的鸟——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也许是由某个智者派哲学家为孩子们编的这个谜语虽有点极端,却正好暗示了世界事物的复杂性(谜底是:一个阉人用一块浮石掷打但没有击中站在一根芦苇上的一只蝙蝠)。希腊哲人出此谜语的用意不是要孩子们的脑筋来个急转弯,也不是要测试一下他们的智力,而是要训练他们的哲学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 二 哲学的心智强化功能 有人曾就对唐诗的理解在不同文化层次(也可以说是不同思维层次)的人中进行过测试。如对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主旨的理解: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认为它表现的是一个老人对钓鱼的着迷;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认为它表现的是封建社会里劳动人们生活的艰苦;一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认为它表现的是山林隐士的悠闲自在;而一个大学生提出它表现的是世道的冷漠无情和人生的孤独无助。又如对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寓意的理解:尽管所有接受测试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对此诗都熟悉得倒背如流,然而他们中没有一个能指出其寓意,而几乎众口一词地说它没有什么“意思”,它描写的就是一个离乡很久的人回家后的见闻这样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大多数接受测试的大学生也说不出个究竟来,他们的答案无非是人生易老,岁月无情,叶落归根,乡情永恒之类的寻常见解;只有一个哲学研究生提出了一种令人耳新的理解——这首诗首先表明,母语是一个人的乡情的最忠实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的家园意识的最持久的凝剂,形貌可变,境况可变,年岁在流,历史在流,但深藏于个体的潜意识中的、内化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的母语是不变不流的;这首诗其次表明,人生注定是漂泊游离和无家可归的,当一个人远在异域他乡时,因陌生和孤独而渴望回归故乡,可是当他回归故乡时,变化了的故乡还是使他感到陌生和孤独,无论是在故乡还是在他乡,他都找不到精神的家园。测试者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思维水平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理解是大相径庭的,学没学过哲学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