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九五”时期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并明确指出,实现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第一个转变,到2000年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这个战略任务,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实现第二个转变,是通过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这两个转变密不可分,第一个转变是实现第二个转变的条件和动力,第二个转变,既是检验第一个转变是否真正实现的标志,又可体现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更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深圳经过15年的建设,已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先行了一步,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了不少总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深圳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正在进行转变,即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如何认识和评价这种正在进行的第二个转变,并在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更加自觉地加快实行第二个转变,则是我们树立信心,更好前进的重要条件。深圳已经开始经济增长转型的主要表现为: (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能力提高 由于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深圳的经济取得了超高速的发展,15年中,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5.9%,即每三年GDP翻一番。分析不同时期的情况,可以看到,经济增长经历了一个不稳定向稳定转变的过程。1980年到1984年,由于当时基数较低,GDP的年增长速度高达60%左右。“六五”期间GDP的平均增长率为49.2%,尽管速度仍很高,但是经济年增长率最高最低相关十分悬殊,其中,1985年的经济增长率骤降至20%,1986年由于受经济调整的影响,当年GDP的增长率仅为2.7%,形成深圳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低谷。“七五”期间,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2.4%,而年增长率的最高、最低差仍高达33个百分点。进入九十年代以后,GDP的增长率稳定在30%左右,其最高最低的差率则降为8个百分点,即使在1993、1994年全国经济调整过程中,全市GDP的年增长率仍保持在30%和27.9%。这说明,深圳经济发展在九十年代以后,尽管基数已经较大(1991年的GDP已是1979年的5倍),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也有变化,但经济仍能保持高速、稳定增长。 其次,分析一下工业生产的增长情况。同样,工业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增长速度也渐趋平稳。1980年至1985年,工业生产发展异常迅速,每年的增长速度高达87.82%,其中,1985、1984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71.7%与123.9%。但是在这一时期,工业年增长率最高、最低差也高达148个百分点。“七五”期间,工业年均增长率为43.3%,但年增长率最高最低差仍有31个百分点。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八五”前四年,工业年均增长35.64%,而年增长速度最高、最低差仅9.5个百分点。 仅从GDP与工业生产的增长情况分析中,可以看到,这两个指标在15年中的走向是相同的;而且在九十年代,都进入高速、稳定的增长阶段,起伏波动大大低于“六五”和“七五”。 再以人均GDP的情况作分析,在“六五”期间,年均增长37.4%,但起伏波动大,1985年出现了负增长,即比上年降低1.5%。“七五”期间,也有两年出现负增长,即1986年比上年下降8.3%,1989年比上年下降7.5%。这种情况的出现,都是因为当年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致使该年的人均GDP值下降。在八十年代,这个指标的年增长率高、低差达50个百分点。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人均GDP年增长率的高、低差仅为8.7个百分点,除1994年略低(为12.8%)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在20%左右,人均GDP四年翻一番。而且在九十年代,没有出现过负增长的情况,人均GDP同样进入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个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波动及趋势,都大致相同,而且在“八五”时期,都保持了持续、高速、稳定的增长,避免了大起大落的情况,经济增长已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时期。 (二)宏观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如果说,在八十年代,深圳经济发展还主要是依靠高投入带来高产出的话,那么,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已逐渐转到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提高效率来发展生产的模式上,即开始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以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带来GDP的指标为例,1982年至1985年在1.2左右,即每一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只能带来1.2万元的GDP,其中,1985年指标只达到1,即当年固定资产及总额与GDP大致相等,经济效益很不理想。1986年至1989年,这个指标上升到1.7左右,最高达1.86,最低为1.43。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指标值保持在2-2.5之间,五年中,有三年保持在2.5-2.6之间,有二年保持在2-2.1的水平。表明九十年代花同样的投资,可以带来更多的GDP。若在“八五”期间,仍维持“七五”时期的投资效率,那么,1991-1994年,为达到既有GDP水平,就要多增加100多亿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