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的第一句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被许多人作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其中最主要的是涉及到对于“直观”和把对象、现实和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去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等思想的理解。这也是研究《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一个难点。许多人认为,在这里,“直观”含义是人对于物的反映,而把对象、现实和感性“当作人的感性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意味着把外部事物、把认识的客体当作人的实践的对象,当作人的感性的活动所改造的对象。例如《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认为,从直观的形式理解客体就是指,“只是把事物理解为人之外的客体,人与事物的关系仅仅是人可以直观客体。”费尔巴哈没有把事物当作人的感性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就是指费尔巴哈“不理解感性的客体对人的意义,不理解感性客体属于人的实践对象”。(见该书的第208页,209页)这样的理解方式在国内是相当普遍的,可以说,这是对马克思这句话的最为典型的理解。我们认为这一理解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把“直观”理解为人对于事物的反映,过于宽泛地理解了“直观”一词,因为“直观”仅仅意味着不带有任何主体意识的照镜子式的反映,是否定了人的主体性的反映。而反映既可以是人以自己特有的力量(主体性)来反映对象,也可以是直观的反映。在许多人看来,已往的唯物主义忽视了人的实践,没有把认识的对象作为人的感性的活动改造的对象。在它们看来,已往的唯物主义强调对于事物的反映,是把对于事物的反映理解为直观的反映,是脱离了实践的反映。按照这样的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差别在于是否把反映理解为在实践基础上的反映,新唯物主义所说的反映是实践基础上的反映,而旧唯物主义所说的反映是脱离了实践基础的反映。这样“直观”就被理解为脱离实践基础的反映。我们认为以主体性来反映对象和在实践基础之上来反映对象,这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把两者混淆起来。在实践基础上反映对象意味着通过对于对象的改造来把握对象,而以主体性反映对象意味着带着某种知识、能力、意志和情感等来把握对象。“直观”与这里所说的两种反映都不同。 第二,把对象、现实和感性当作“人的感性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常常被理解为,对象、现实和感性都是人的实践活动改造的对象。在他们看来人类认识对象始终是在实践基础上通过对于对象的改造才能认识对象的。事实上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某些认识对象是人所不能改造的而只能通过观察来加以把握的。同时,在这里马克思是把以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与把它们当作实践来理解对应起来的。把它们当作实践来理解是与对它们进行直观相对应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的活动,当作实践来理解”是一种与“直观”相对应的认识形式,是一种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某种主体能力的认识形式。相反如果把对象仅仅理解为经过实践改造的对象,那么许多认识对象就被排除在认识活动之外。 二、两种眼睛 在生活中我们只有一双眼睛,而没有两种眼睛。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观察事物时,我们的观察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对于眼睛的使用方式也是不同的。为此我们可以对于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来使用眼睛在逻辑上区分加以,即区分出两种眼睛。这就是“生理的眼睛”和“心理的眼睛”。所谓“生理的眼睛”就是自然的眼睛,是不具有任何主体因素的眼睛。从理论上说,只有刚刚出生的小孩的眼睛才是生理的眼睛。它们是可以不带有任何主体因素来看世界。如果我们把天文望远镜比喻为眼睛的话,那么天文望远镜就是某种纯粹意义上的生理的眼睛。而“心理的眼睛”是凝聚了主体性因素的眼睛,是带有某种精神因素、理性的因素和审美因素的眼睛。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里所说的“情人的眼”是心理的眼睛。如果我们用前一种眼睛来看世界,那么我们是“直观”这个世界。或者说,我们是照镜子式地反映这个世界。但是如果我们用“心理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的话,那么我们是借助于心理的作用来看。可以说,我们是想着看,是带着情感来看。如果我们用英文词汇来区分这两种看的话,那么用“生理的眼睛”来看就是“看见”(see),而用心理的眼睛来看就是集中注意力来看, 是“look”。 用“心理的眼睛”来看事物必须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是指人获得了某种特殊的能力,如理性推理的能力,审美的能力,价值评介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在人的实践基础上获得的。马克思在分析人的感性的丰富性时指出,人的感觉能力、审美能力等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展开和发展起来的。他说:“五官感觉的形式是已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正是由于人获得了这种特殊的能力,所以,人在观察世界时才表现出某种主体性和实践性。换句话说,所人的眼睛只是在实践所获得的能力的基础上才成为“心理的眼睛”,才获得主体性。由此,“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