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实施沿海开放战略,沿海地区从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拉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开放体系。80年代末,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又实施了沿边开放的战略,构筑了沿边开放的布局。沿海开放是前提、是条件,沿边开放是深化、是发展,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但是,对外开放发展的还不完善、还不平衡,特别是沿边开放实施的较晚,存在着缺欠和不足。为了弄清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区别,扩大和完善我国对外开放事业。我们从开放的目的、作用、对象、布局、条件、形式以及政策等方面做以比较。 目的与作用比较 沿海开放的目的是:引进外国资金、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也就是说,我国发展商品经济,进入世界市场,需要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也需要利用我国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在这两种体制、两种市场衔接地区,特别是毗邻发达的国际性城市的我国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其作用:首先是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和交换、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使之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和我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先行地区,并为我国经济体制与世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全面对接创造条件,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整个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起着先行作用。其次是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地,许多改革的措施和经验已被全国所借鉴,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我国的经济改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再就是沿海地区作为联系国内国际市场的纽带,将国际市场信息、国外资金、技术通过沿海地区逐步转移到内地,带动内地的发展,发挥巨大的幅射作用。 沿边开放的根本目的是:沿边地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周边国家开展广泛的区域合作,发挥各自的商品优势和生产要素优势,获得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比较利益,促进本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加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振兴边疆地区经济。第一,对外开放使沿边地区一些重要的城市原来就有的地缘优势、交通条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接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广泛吸引国内外人才、资金、技术,发展对外经济联系,这些开放城市为整个沿边地区起着“窗口”作用。第二,沿边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过去这种资源优势很难得到开发利用,现在实施沿边开放不但可以有效地开发我国的资源,而且可以利用邻国的资源,并且促进资源开发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起到了转化作用。第三,由于我国沿边地区同周边国家在生产力水平上大体相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很相似的特点,在生产资料市场、日用轻工业品市场、以及科技市场都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的供求关系比较稳定,有长期合作的需要和可能,可以发挥互补互惠作用。 对象和布局比较 在开放对象上,沿海开放主要是面向西方发达国家和亚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和较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沿边地区的开放对象针对性很强,各有侧重。东北地区主要是俄罗斯、蒙古、朝鲜等国,西北地区则主要是对中亚五国和西亚各国,西南地区则主要针对越南、缅甸等南亚各国。这些国家除俄罗斯外,一般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开放的范围和布局上,沿海开放从南向北延伸。南从海南岛、北到辽东半岛,长达1800公里的海岸线。它包括沿海各城市,2个半岛、3个流域三角洲,共有293个市县、2.8亿人口,面积达42.6万平方公里,这个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3以上。沿边开放由北向南点状分布。北从黑龙江的漠河口岸,南到广西的东兴,陆路边界长达22000公里。范围包括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和广西9个边疆省区和俄罗斯、朝鲜、蒙古、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不丹、尼泊尔、锡金、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老挝、越南15个国家接壤的地区,在这个区域范围内,目前开放的只有13个沿边开放城市和232个陆地边境口岸,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云南和广西6个边境省区,开放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从开放的发展过程上看,沿海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对外开放为基本国策以来,已经整整15年了。1980年国务院批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又批准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8年沿海开放扩大到北方辽东半岛,在沿海地区全面铺开。1990年国务院又比照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及保税区的建设。目前,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区(沿海所有市县)这样有重点、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沿边开放,如果从1987年黑河口岸率先恢复对苏边境贸易算起的话,到现在经历了8个年头,发展是缓慢的。直到1992年3月国务院才批准黑河等四个城市为进一步开放的边境城市,这是目前沿边开放的最高形式。沿边开放只有2个层次,开放城市和口岸。沿边开放正处在南北设点试验和推广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开放体系。 条件和形式比较 从基础条件上看,沿海地区发展历史悠久,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国内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技术力量、充足的劳动力和方便的海上交通条件,构成了向西方开放的特殊优势。不足的是沿海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自然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主要资源需要内地和沿边地区供应。而沿边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政策的失误,开发较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技术力量较弱,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开放前,沿边地区同邻国就存在着很多水陆相通、城镇相联的优越地缘条件,但没有转化为有利于双方的经济优势;开放后,这些条件转化为地缘优势,使远离国内和国际市场变成了邻近国际市场,由与内地单向联系,变成联结国内和国际的中间桥梁。同时沿边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土地、煤炭、森林、有色金属等。沿边地区所对应的邻国也都是资源丰富的国家、特别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更是当前世界未被开发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些资源使两个邻国以及世界各国的合作开发有着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