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建成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的战略构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5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历史正处在世纪之交,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也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确定厦门跨世纪的发展战略,明确奋斗目标和重大举措,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厦门迈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建设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城市

      一个地区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关键取决于其本身所具备的内外部条件。综合地分析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从厦门自身的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肩负的历史任务出发,我们认为,厦门跨世纪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城市。这一战略目标确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世界经济走势和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港口是生产与流通两个循环的关节点,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连接的结合部和命脉。港口城市是商品经济国际化的前沿阵地。当今世界经济优先已成为潮流,经济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劳动分工国际化、国际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日益发展;跨国公司渐趋活跃,跨国直接投资不断增大;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世界经济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亚太地区特别是包含我国沿海在内的太平洋两岸地区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其成为下世纪全球经济最活跃地区的发展前景,已为世界经济学术界所认同。就我国而言,随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逐步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和与国际接轨的新体制;全国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对外开放正朝着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发展,为各地区特别是处于对外开放前沿的经济特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港口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重视港口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建设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风景城市,使厦门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基地和孔道之一,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2.厦门特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原有的地区倾斜政策已向产业倾斜转变,特区建设也已进入了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新阶段。在新的建设阶段里,特区要继续保持和发挥改革开放“窗口”和“排头兵”的地位、作用,只能依靠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港口是厦门的重要优势。厦门要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参与国际分工,一定要依托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的发展,利用港口的基础性、关联性和外向性等特点,通过发展港口的基础产业,带动相关联的工业、交通、航运、贸易、金融、信息以及服务业的发展,达到内外辐射、参与国际分工、振兴厦门城市经济的目的。因此港口是推动厦门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是厦门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3.厦门加强对台经贸合作和往来,推动厦台率先“三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迫切需要。厦门与台湾仅一水之隔,是祖国大陆与台湾距离最近的城市之一,距台中港130海里、高雄港165海里、基隆港202海里。历史上厦台交往十分密切,就是在清朝海禁时期,厦门仍是与台湾联系的唯一通道。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间赴祖国大陆探亲旅游以来,至1994年底,前来厦门的台胞累计达123万人次,约占同期来我国大陆台胞的1/5。同时,厦门已发展1111家台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25亿美元,成为台商投资最集中、人员交往最密切的地区之一。特区建设的实践证明,利用港口条件,加快港口建设,改善厦门投资环境,壮大厦门经济实力,既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台商来厦投资,发展更宽领域的合作,又为两岸“三通”创造条件。不久前,两岸民间航空机构商务会谈已将厦门确定为空港首航点。这既有区位上的优势,更主要的是我市空港发展的结果。目前,两岸人民对发展经贸合作、加速两岸“三通”和祖国和平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厦门经济特区肩负着发展对台关系、促进两岸“三通”和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厦门的港口建设,以港兴市,努力完成经济特区的神圣使命。

      4.厦门的历史发展和自然条件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了可能。厦门港历史悠久,自北宋建立码头与内地交往开始,明代又由政府建立厦门城。在郑成功以此作为反清复明根据地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年贸易额达250万两白银。1718年,清政府命令江浙五省的贸易商船必须在厦门出入检验。1842年,根据《南京条约》被辟为全国五个通商口岸之一。20世纪20~30年代,厦门港迅速繁荣,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此后,一直作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而享誉海内外。

      厦门港自然条件优越。港阔、水深、浪小、不淤、不冻,海岸线长达154公里,仅深水岸线就有52公里,可建50万个吨以上泊位,可供第五代集装箱货船和5万吨级货轮停靠,发展远景可达7000万吨至1亿吨的吞吐能力,是全国少有的天然良港。厦门港地处长江流域与珠江三角洲之间,扼据九龙江入海口,离国际航道仅23.5海里,有可能成为亚太地区经济通联的重要环节之一。厦门建成国际性港口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优势。

      5.厦门特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为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厦门特区建设已经走过15年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1992年我市名列全国城市综合实力第10强,199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9亿元,工业总产值246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25.27亿元。其次城市功能和港口功能不断完善。特区建设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约73亿元,先后进行了东渡码头、国际机场、厦门大桥、嵩屿电厂、电气化铁路、程控电话、引水工程、污水处理、公路干道等项目的建设,形成了快捷的陆海空交通网架、先进的通讯网络和水电供给系统,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1994年厦门港货物吞吐量达1140万吨、22万标箱,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个港口直接通航,进入了国家一类港行列。厦门空港已开辟国际航线6条,客运量达292万人次,占全国第6位,进入全国二类干线机场行列。随着全市20片开发区的渐次开发,城市建成区面积日渐扩大,达到55.3平方公里,大城市的框架初见端倪。第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化发展。自由港的某些政策逐步得以实施,建成了一批保税仓库、保税工厂、保税生产资料市场;对外国人实行落地签证、对台胞实行落地办证;建立一批外、合资银行和国外银行办事机构,人员、货物、资金进出的自由度不断加大;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流通体制的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市场体系日渐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已见雏形。第四外向型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到1994年,累计签批直接利用外资合同2982项,合同外资金额86.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94亿美元。开业投产的外资企业达1876家。外贸进出口连续增长,199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6.51亿美元,其中出口33.91亿美元。特别是每年一度在厦举行的对外经贸洽谈会已升格为国家口岸交易会,规模和影响日渐扩大,使厦门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第五横向经济技术协作有较大发展。到1994年,全市兴办内联企业2986家,注册资金42.75亿元。各地、各部门来厦设立机构358家,我市在内地投资签约165项,投入资金8.24亿元。经济发展的腹地不断拓展,在福建省,特别是闽东南、闽西南的龙头地位已经确立,在闽粤湘赣16个地市和闽赣粤相邻地区的区域经济协作中发挥着重要的“窗口”作用。这些都为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