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1980年试办经济特区以来,历经十五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特区经济发展模式。了解这一模式有助于把握我们正在创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而了解这一模式首要的是分析特区经济运行方式。 特区经济是在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对外经贸关系中成型的,它的运行方式特点,也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一、在利用外资当中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和较为健全的市场机制 大胆引进、利用外资是邓小平的一贯主张。引进外资必须创造优良的投资条件。在这些条件中,给“三资”企业以特殊的优惠政策,制定专项法律给予可靠保障等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外商能够获得以市场手段配置资源的条件。外商赢利主要靠经营,而经营当然离不开市场。外商也习惯于按照市场经济规则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获得利润。因此,市场是外商所期望的良好条件中最主要的条件。我们要吸引外商投资、办企业,首要的是创造市场条件。这客观上促使我们打破旧的经济格局,朝创办市场方向努力。 外商投资所要求的以市场手段配置资源的条件,主要是指创办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通过市场途径获得。企业创立后正常运营所需要的原材料、资金、劳动力等条件,也要能够在市场上及时补充,企业产品能够通过市场售出并及时收回成本、得到利润,企业自身的发展条件,如更新的技术、设备,追加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等,也要能够从市场上及时获得。总之,外商独立投资或合资企业的创办、运营、发展,都与市场密切相关,我们为了引进外资,必须创办市场。特区正是这样做的。我国特区大量引进外资并为此创造市场条件的结果,使特区经济逐渐转化为市场经济。这有如下主要标志: 第一,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引进外资而创办的“三资”企业不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它主要是按市场规则运转、服从价值规律的经济实体。它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不依赖计划供给渠道,而是从市场购买,虽然市场价格高于计划价格,但自主定价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来补偿由于高价购买生产资料带来的“成本损失”,并且获得高额利润。这往往在竞争中比通过低价获得计划调拨生产资料,又把产品按计划价格调拨出去的国营企业占有优势。在平等竞争的条件下,“三资”企业按市场规律运营,迫使国营企业转换经营方式,也使自己成为市场的主体,摆脱其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因此国营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也必须逐步走向以市场为主要手段的途径。由此可见,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冲击了旧的经济体制,使存在于特区的全部企业,都采用自行决定生产和销售计划,设置组织机构和人员,确定工资制度,决定利润的使用和汇出,决定设备的更新和改造,自行决定扩大再生产或转产,自行确定产品价格。在企业运营的拉动下,特区的市场也逐步完备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特区本着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保障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试行股份制和企业破产制度,建立企业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率先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而这些改革又进一步完善了市场。 第二,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健全。“三资”企业通过市场获得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要求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市场机制。这促使特区逐步形成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外汇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市场机制也随之健全起来。特区出现的生产—市场—供求—价格—生产的良性循环,表明了市场已经能起到调节生产和流通的中介作用,市场价格能灵活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已是调节企业的手段。一句话,市场机制已经健全起来了。“三资”企业拉动市场完善及其机制的健全,为国营、集体企业走向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当国营、集体企业也接照市场的导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市场获取所需生产要素时,又对市场体系产生更高的要求。这进一步要求消除行政力量和垄断力量等对市场运行的阻遏,加快了市场体制完善和机制健全的步伐。 第三,宏观调控力量的形成。特区市场的完善和机制的健全,又对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要求。“三资”企业要协调、高效地运转,需要有宏观经济管理来保障。因为宏观经济管理能起到消除市场自发作用的不良后果,保障企业权益的作用。但宏观经济管理必须是间接的,通过调控市场,由市场信号的变化引导“三资”企业活动,而不是把“三资”企业当作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来指挥。在“三资”企业拉动下走向市场的国营、集体企业,也对宏观经济管理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因为在“三资”企业受间接调控的情况下,如果国有企业仍受直接调控,一方面国有企业在竞争中会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不能及时为市场提供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而使“三资”企业不能生存,这就根本不可能引进外资。为了满足特区内所有企业接受间接调控的愿望,特区实行了计划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价格体制、投资体制改革,加强了政府的服务功能,建立起了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宏观间接调控体系,为企业发展和市场完善都创造了良好条件。 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市场发育成熟和宏观间接调控体系的形成,确立了特区“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方式。 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了企业和市场两方面的活力 邓小平是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而在这方面他对特区的要求更高。他认为特区应该成为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特区创办以来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特区经济运行充满活力。这主要从企业和市场两方面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