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中已经走过了七年,七年中在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海淀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在国家科委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依靠海淀地区智力、技术密集的优势,我们富有成效地参予了我国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在吸引和分流科技人才,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活化各种沉淀的生产要素,不断促进企业的全面创新,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重组,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国际惯例的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过去的七年,中关村的“希望火光”已在全国形成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燎原之势。 限于时间的关系,对这七年所走过的道路,我们将在适当的时机做专门的总结和报告。本次大会主要回顾1994年的工作,分析当前的形势,明确“二次创业”的目标和任务,这对试验区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1994年工作总结 1994年试验区遵循“解放思想,紧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再造优势,加快发展”的方针,坚持“发展不是硬道理”,努力推进试验区“二次创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取得以下几方面突破: (一)经济持续高速协调发展 94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加强、资金信贷规模紧缩和新的财税制度改革的形势下,试验区适时调整发展战略,采取相应措施使新技术企业逐步适应了国家各项调控和宏观市场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发挥了新技术企业主观能动性。1994年整体经济发展速度仍保持在40%以上,全年实现技术工贸总收入142.8亿元,工业总产值60.2亿元,上缴税费总额4.8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实现了规模与效益同步稳定增长的好局面。 (二)重点扶植了骨干企业,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涌现,主导产业逐步形成 在国家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试验区各部门协调一致,不断争取国家各项规划和计划的支持,多方位、多渠道帮助企业获取计划内外各种资源。一年来,试验区共有五大类,90个项目纳入国家和市的有关计划,取得了近2.3亿的贷款和近2000万元的拨款支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94年评出的20强,50优企业总体运营状态良好,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据统计,试验区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有16家,超千万元企业121家,分别比上年增长10家和26家。其中联想集团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计算机生产集团,94年技工贸总收入突破50亿元;四通集团向产业多元化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北大方正集团的经济规模和效益成倍增长,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1993年至1994年间,试验区的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到94年底,试验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8亿,比重为47.9%;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为12.1亿,比重为20.1%;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产业的产值为7.9亿,比重为13.1%;新药物、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产业的产值为3.7亿,比重为6.1%。作为主导产业的部分产品,已在国内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正是由于有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的规模化发展,才形成了试验区的主导产业,从而推进了试验区整体进入二次创业阶段。 (三)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 高科技产业是一种国际化产业,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已经创造了一个全球化的资源网,谁能最好的利用这个资源网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我国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通过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才能实现高速发展。 截止到94年底,试验区内已审批外商投资企业1000家,其中认定为新技术企业的有780家。9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出口创汇7800万美元,上缴税费1.6亿元,提供工业增加值10.11亿元,分别占试验区总量的30.7%、59.1%、33.3%和34.6%。三资企业已成为推动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向国际化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已有20家新技术企业在境外设立分公司、子公司或办事机构,境外营销额达3亿美元。发展直接境外业务与境内出口创汇业务成为试验区外向型经济的两个轮子,形成了试验区出口创汇的企业群体。 94年试验区共接待来访国际友人40个团组,486人次;来访外宾规格较高成为94年突出特点,共有7个国家的首脑参观和访问了试验区,试验区已成为国家一个对外接待的窗口。 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清醒的开放意识,高起点的技术创新与中外双方成功的合作相结合,试验区已形成了一支直接参与国际高新技术领域竞争的生力军。 (四)股份合作制试点工作已经开展,股份制改造有所突破 经过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经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正式出台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执行〈北京市股份合作制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这标志着试验区已进入产权制度改造的实施阶段,也为对现有企业进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改造奠定了基础。截止到94年12月31日,试验区已认定、注册了股份制企业395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16%,占企业总量的8.8%。 (五)建立、完善市场配套服务体系的工作有了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