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结构、转换机制是经济特区兴衰成败的关键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暨南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要 经济特区创建伊始,就以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快速的经济增长,重要的经济功能引起了中外各界的极大关注,毫无疑问,经济特区在中国开放与改革这一本世纪世界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先导作用,回顾特区15年历程,可以发现促进经济特区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生活大为改善的主要经验在于:经济特区牢牢把握不断优化经济技术结构、积极谋求经济运行机制创新这两个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将创新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转换执快速良性发展的牛耳。

      关键词 经济特区 创新结构 转换机制 良性发展

      一、经济特区成长的牵引机车——积极推进经济结构优化

      70年代末,位于祖国南陲的深圳、珠海、汕头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样,经济结构以封闭的农业生产为主。生产效率低劣、自给自足是这一经济的主要特征。1979年,以深圳为县城的宝安县全县农业产值只有1.4亿元,20家作坊式小工厂年产值仅有6061万元。而当时的珠海县全年工农业产值仅为1.2亿元①。经济的贫穷落后严重威胁到人的温饱与生存,大批青壮年外流到港澳和其他地区,土地荒芜严重。

      1979年我国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其首要目的和任务是“在国家经济到了快要崩溃边缘”的危急时刻,找寻挽救与振兴国民经济的方法,“杀出一条血路”,使地区和国家经济迅速摆脱贫穷与落后。

      然而,早在中国经济特区筹建之前,关于如何摆脱贫困,促进经济加速成长这一20世纪最大、最难命题已经困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东西方发展经济学家长达大半个世纪之久。发展学家们发现,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前提和结果都在于贫困。由于贫困,发展中国家缺少资金、技术、人才,建立新的产业与部门困难重重,因此,它们只能受制于传统经济结构,依附于落后的生产方式而苟延。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激增等内外经济环境的恶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问题虽已发现,然而走出恶性循环的出路却一筹莫展。

      我国经济特区筹办之初,在中央正确导向与支持之下,确立积极谋求摆脱传统经济结构束缚,努力通过结构更新而提升经济水平的正确目标。在具体实施步骤上,采取了大力突进,分步实施的战略。

      在特区建立的第一阶段,经济特区产业结构的塑造面临两个主要任务。一是为了特区产业结构从以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打好基础,完成资金、人才、设施准备。二是不失时机地建立工业加工生产能力,试验、积累特区工业运转与管理经验。因此在“铺摊子、打基础”的1980~1985年,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代表,掀起了通过发展商业、酒店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迅速积累建设资金;通过向国家贷款,大力发展建筑业,积极筹建厂房、写字楼等现代工业经济所必备的设施;通过积极吸引外资,建立劳动密集型和“三来一补”加工装配企业的高潮。

      尽管这些作法当时倍受中外某些专业人士责难,然而这三套马车的驾驭的确为特区筹集了大量建设资金,解决了设施、人才不足的发展矛盾,积累了参与国际市场运作的初步经验。这一时期经济特区开创性工作不仅为突破旧产业结构束缚,建立新经济结构准备了必要的基础条件,而且,随着初级外向型工业的建立,特区的经济结构突变在那时就已经拉开了序幕。到1985年,在深圳和珠海的28.62亿和8.26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工业生产总值已经分别达到27.25亿元和6.11亿元。②

      从1986年起,我国经济特区从草创阶段进入了发展阶段,特区工作的重点开始从铺摊子、打基础转到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方面,在产业结构设置问题上突出强调外向型工业确立与发展的特殊意义。所谓特区产业结构必须以外向型工业为主体包含的主要内容在于,通过引进外资建立以适用技术为主的工业加工体系;通过实施工农业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导向战略强化特区工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外向型工业的成长构造新型的经济结构,最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经过第二个五年的努力与拼搏,以外向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结构建立作为契机,经济特区迅速突破传统经济结构对发展的桎梏,推动了特区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到1990年,广东三个经济特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18.02亿元,外贸出口数额为34.5亿美元。特区基本形成外向型工业高度发展,第三产业兴旺蓬勃,现代农业顺利发展的产业格局。以深圳为例,1990年社会总产值比1979年增加了50多倍,达到231.28亿元,外贸出口达到29.96亿美元③。一、二、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依次为58%、49.5%和44.7%④。

      尽管进入90年代,特区的外向型工业继续蓬勃发展,已经构造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尚还发挥着勃勃生机,但是特区的管理者冷静地认识到,由于地域的限制、外部竞争的激化以及工业化任务完成之后内部要素成本、收益状况的变化,经济特区必须谋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才能保持经济长久高质发展的后劲,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守成最终意味着落后与失败。进入90年代,经济特区牢牢抓住结构创新这一发展关键环节,采取积极步骤开始对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进行改组优化。

      首先,经济特区根据地域相对狭小的实际情况和国家对特区建设的根本要求出发,制订了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战略基点。

      其次,将第三产业新兴部门,特别是金融、信息、科技、商贸、旅游等行业列为新型产业结构的支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