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经济窗口,科技进步基地,内地发展辐射源,新经济增长点 素有“小特区”之称的内地开发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热点地区,被视为经济发展的窗口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在经过了10年创业之后,目前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和内地开放地带的3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对内地的经济发挥着辐射与带动的作用。 1983年,当时还是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首先提出利用天津港口地区的优越条件建设一个新型开发区域的建议,获得邓公首肯。于是从1984年开始,这种借鉴国际上出口加工区的成功作法并享受国内经济特区的某些优惠政策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便应运而生。如今,成立之初以集中吸引外资发展工业为单纯目标的开发区,在内地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早已超越了原来的设想。 目前,已有10年历史的沿海城市的首批开发区,正陆续进入产出阶段,逐步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中国主管开发区工作的国务院特区办的预测,自1990年以来产值连年翻番的16个沿海开发区,1994年的工业总产值可望突破700亿元人民币。据称,目前开发区在母城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一般都已上升到10-20%,天津、大连等几个较大的工业城市的新增工业产值,几乎一半是由开发区创造的,其中天津开发区占全市新增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0%。 与此同时,开发区已经走上了以地生财的高效开发之路。天津开发区目前已经实现了单位土地面积每投入1元人民币,就引进2美元外资,取得3美元工业产值的集约效益。 特区办的官员特别指出,由于开发区这些年吸引的大项目、好项目比较多,后劲足,今后的增长势头将会更好。例如上海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1994年工业产值达53亿元,相当于建设了多年的上海化工局的产值,预计今年将超过100亿元。 随着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它对于中国经济的辐射作用和渗透功能已经为经济学者所认可。开发区内的企业,以较高的技术水准和出口能力,拉动周围企业为之配套,形成了一种效益辐射的态势,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开发区的范围。大连开发区充分发挥其广阔腹地的资源和大企业优势,开发区内企业的协作范围广及整个东北地区,1993年区外协作加工金额超过了5000万元。 据特区办的官员称,目前政府在政策上也鼓励开发区将一般性加工项目向内地转移,鼓励开发区跨区域、大范围地参股控股,以开发区为龙头向区外广为拓展。 与此同时,因应中央从点到面、从沿海向内地、从非平衡到平衡的发展思路,开发区的建设也呈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梯次推进之势,继首批1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12个开放城市陆续建立后,1992、1993年批准的16个开发区,除包括温州、威海等沿海城市外,已经扩大到东北三省省会城市和武汉、芜湖、重庆等沿江开放城市;1994年8月,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开发区再获批准成为“国家队”。这样开发区就从集中于沿海一线变为散布于内地全境。 有关人士指出,随着中西部成为中国的重点开发地区,作为吸引外资重点区域的中西部开发区地位愈益重要。这些开发区既可通过其辐射功能带动当地经济的提升,同时还兼有渗透功能:中西部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正逐渐为人识得,因此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外资企业已经逐渐从沿海向内地转移,从而形成渗透趋势。而这种渗透过程中,由沿海开发区向中西部开发区的渗透是重要的渠径之一。如今,开发区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科技进步的基地以及内地经济发展的辐射源的诸多作用已经日益凸显,中共总书记江泽民亦对此倍加肯定,并希望开发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