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载文论述

——中国特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海南特区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深圳特区报》刊登梁文森的文章说,五个特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远高于全国的平均发展速度,也高于“四小龙”,特区经济年平均增长达百分之二十几、三十几,甚至四十几,可谓超高速。而五个特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别也相当大。这取决于许多复杂因素,如经济基础不一。人文、地理环境不一,以及政策的运用,机遇的把握,挑战的应对,还有建区的迟早,等等。但是,从经济发展的实践看,主要因素有:

      (1)引进的外资越多,“三资”企业的比重越高,经济发展就越快。

      比如1993年实际利用外资,深圳达14.3亿美元,海南9.7亿美元,汕头6.8亿美元,厦门6.2亿美元(1992年),珠海5.6亿美元。就十多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看,也是深圳最多,建区至1993年止已达60亿美元。

      由于引进外资多,开办的“三资”企业也多。如1993年深圳开办“三资”企业1059家,厦门581家,珠海536家,汕头527家;“三资”企业工业产值:深圳363.6亿元,占该特区全部工业总产值59.55%(下同),厦门115.8亿元、占56.46%,珠海76.6亿元、占48.38%,汕头53.7亿元、占27.14%,海南0.9亿元、占1.17%(1992年)。由于十多年来引进的外资大部分投入工业,因而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越来越高,且“三资”工业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值在特区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之势。这种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结构差异成为引发经济发展速度、水平差距的重要因素。

      (2)结构变化,促使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首先是在十多年来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动,突破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三资”企业、国内私营经济各种经济成份并存和发展,尤其是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在经济中,非国有经济,股份制企业尤其“三资”企业竞争力强,因此成为经济发展的牵动力。

      同时,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各个特区都向工业现代化推进,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发展工业为主。工业高速发展,工业密度也随之提高。例如,1993年工业密度(万元/平方公里):深圳3002,厦门1352,珠海1250,汕头958,海南22。可以说,深圳、厦门、珠海为工业高密度区,汕头为工业中密度区,海南为工业低密度区,这与其幅员广度和工业发展速度及国家宏观工业布局等因素有关。

      (3)高科技产业比重越大,经济发展越快。

      生产力高速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特区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三来一补”起步(这也合乎特区实际),初期多数为出口加工型经济,即使资源开发型经济的海南,也没有逾越这一发展阶段,然后逐步由“三来一补”以劳动密集为主转向以技术知识密集、资本密集为主,而后者意味着劳动装备程度提高,体现着高新技术物化于固定资产(主要为机器设备部分)的生产力,发挥关键性作用,导致劳动生产率高,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从而加速生产力增长。

      (4)外向程度越高经济发展越快。

      外向经济是特区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十多年来,特区外向型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例如,1993年外贸出口额,深圳148.8亿美元,厦门23.6亿美元,汕头16.9亿美元,珠海10.6亿美元,海南9亿美元。深圳外贸出口额最多,居全国大中城市外贸出口之首,而且工业品出口占该市工业总产值近60%,农产品出口占该市农业总产值50%。

      1993年外汇收入(包括现汇),深圳达16.1亿美元,汕头6.9亿美元,厦门4.7亿美元,珠海3.7亿美元(1992年)。反映了特区创汇能力差距也相当大。出口贸易的扩张、外汇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外向程度的提高,从而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5)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经济发展随之加快

      特区领对外开放风气之先,又借建立市场经济之便,抛弃了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突破发展第三产业的种种障碍,在发展特区工农业生产的同时,注意发展第三产业,以后又不失时机把它作为支柱产业加速发展,如发展交通运输、通讯、旅游、房地产、金融、信息等行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大大加快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润滑了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轮子,不仅增加大量就业岗位,而且成为积累资金的重要源泉,把过去的包袱,变成了聚宝盆,特别是金融业(其中证券市场发挥了特殊功能),使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起来,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第三产业发展程度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