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开发区软环境的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湖北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软环境”是以非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环境要素。许多开发区只重视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硬环境的建设,忽视了软环境的塑造,从而严重阻碍着开发区的发展。本文仅就如何优化开发区软环境这一系统工程进行一些探讨。

      1、提高建设软环境的认识

      建立了开发区,并不意味着人人具备了开发区所需的意识;开发区上了项目,也不意味着人人懂得了开发区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开发区建设初期,要系统进行开发区软环境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在“重在建设”上取得共识,并狠抓措施的落实,如各项政策是否能落到实处、各种权限是否能真正实行、办事效率高不高、有无推诿扯皮现象,等等。

      2、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管理体制

      首先,要给开发区充分授权,建立多功能、少环节、快节奏、高效率的运行机制。目前,由于在开发区内实行新体制,而开发区之外的政府机构改革则相对滞后,政府一些派驻开发区的分支办事机构仍直接隶属于原局(委),不具有独立权力,以及有关文件、制度的规定不衔接等原因,开发区应享有的权力并未全部到位,一些开发区与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相邻县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权力截留和摩擦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必须使开发区管委会代表当地政府对开发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支笔审批、一个图章生效、一揽子解决问题”的一条龙优质服务。

      其次,要政企分开,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原则和国际惯例,对企业实行间接调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当然,实行政企分开,也并不是对企业放任自流,从开发区管理的实践看,管委会对进区项目的职能主要有二:一是审查督导职能,即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及有关规定对项目进行考评,明确应鼓励、限制、禁止的项目,对环境、劳动保护等方面严格把关,监督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进行守法经营;二是协调服务职能,即保证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使项目对水、电、气等生产要素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及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及其他方面的服务等。

      3、制定政策规章注意宽松合理

      开发区政策规章的制定,要适应国际惯例和有关市场经济国家或地位的传统做法,不仅使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切实得到保障,而且使他们在投资心理上有安全感,从而增强投资者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为不失时机地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政策规定应适当宽松,在执行中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也应注意政策的选择性,对某些急需发展的项目给予明确的鼓励。

      此外,还要加强优惠政策的整体性,从总体上改善投资的软环境。减税让利在开发区建设初期可以收到一定效果,但一味减税让利会打击国内同类企业的经营积极性,造成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有损我国企业的经营效益。另外,若让利太多,势必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效益,无论从各开发区本身,还是从国家整体来看,都无益处,也可能使外商产生误解,从长远来说是不利的。

      同时,在政策法规的执行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反馈执行效果的信息,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相应地对其进行调整、修改、增补或重新制定,以确保开发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4、更新思想观念、优化舆论环境

      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关键是要树立与市场经济和开发区建设相适应的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创新观念和务实观念等。

      竞争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个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同样适用于开发区。同时,市场经济体制是讲求效率的体制,缺乏效率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伍,失去立足之地,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努力提高效率是开发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只有高效率,才能实现高效益;只有高效率,才能抓住好机遇;也只有高效率,才能树立起开发区的良好形象,以崭新的姿态、优质的服务吸引众多的投资者。

      创新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开发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开发区的设立本身是一种创新,而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更要求在体制、政策、管理方法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可以异想天开,随心所欲,只有与本地区的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

      5、发挥文化优势 巧使经济唱戏

      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对这种文化资源的开发,是当今各地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开发区软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许多地方探索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发展地区经济的成功之路。如著名的世界风筝都——山东潍坊,已举办了十届国际风筝会,通过放风筝这一民间的文化习俗,提高了潍坊的知名度,吸引了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推动了潍坊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