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殖民化”:一个概念的缘起与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安山,北京大学亚非所副教授。北京100781

原文出处:
世界历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世纪的问题,就是肤色界线的问题——即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诸岛上深色皮肤和浅色皮肤人种之间的关系。”(注:转引自科林·勒古姆:《泛非主义》(Colin Legum,Pan-Africanism),伦敦1962年版,第25页。)泛非运动领袖杜波依斯在1900年的这一预言极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的历史特点。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欧洲殖民帝国的崩溃无疑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世界史研究中,是否可以用“非殖民化”来概括这一事件的过程?“非殖民化”可否作为一个中性词使用?由于对“非殖民化”的理解不同,对此问题尚未达成共识。本文拟对“非殖民化”这一概念的产生、演变及各方的理解作一探讨,力图说明:“非殖民化”一词含义中性,并非仅“强调殖民国家在殖民帝国瓦解过程中的活动”和“强调西方殖民国家给以殖民地独立的主观能动性”;(注:张顺洪:《论英国的非殖民化》,《世界历史》1996年第6期,第2-10页。)第二,“非殖民化”一词内涵丰富,其内涵在时空上比“殖民体系崩溃”更为广泛;第三,历史文化的非殖民化任重道远,需要社会人文科学家的长期努力。

      非殖民化:理论的提出与传播

      谁最早提出“非殖民化”?哈格里夫斯认为,M·波恩最早于1932年使用此词。(注:约翰·哈格里夫斯:《殖民统治在西非的结束》(John Hargreaves,The End of Colonial Rule in West Africa),伦敦1979年版。)其实不然。布哈林于1927年即提出这一概念,(注:《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文件》,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13页。)但最早对“非殖民化”进行理论概括的是印度共运创始人马·纳·罗易。1927年,他受共产国际的委托草拟《关于印度问题的决议草案》,正式提出了“非殖民化”理论。他认为:一战后的经济危机迫使英国抛弃旧殖民方式,采取新的剥削方法,印度正处在“非殖民化”的过程中,即将从“附属国”上升到“自治领”地位,将从一个农业殖民国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国,成为“英联邦自由国家”的一员。印度的“非殖民化”得益于两个因素:战后的经济危机和印度群众的觉醒。罗易并没有将“非殖民化”作为一个已完成的事实,而只是作为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他还指出,“非殖民地化孕育着英帝国解体胚胎。”(注:决议草案参见S·雷编:《M·N·罗易选集,1927-30》(S.Ray,ed.,Selected Works of M.N.Roy)第3卷,牛津1990年版,第84-112页;有关研究参见古普塔:《共产国际、印度和殖民地问题》(S.Gupta,Comintern,India and the Colonial Question),加尔各答1980年版,第117-8页;奥弗斯特里特、温德米勒:《共产主义在印度》(G.D.Overstreet & M.Windmil-ler,Communism in India),加州大学1959年版,第102-121页。)

      1928年7月,共产国际六大召开。会议就殖民地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最后,大会通过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革命提纲》和共产国际领导人库西宁全面否定了“非殖民化”理论,罗易也因此受到批判。(注:关于前苏联学者的观点,参见R·A·乌里扬诺夫斯基主编:《共产国际与东方》(R.A.Ulyanovsky ,ed.,The Comintern and the East),莫斯科1981年版,第200页;关于我国学者对罗易“非殖民化”理论的研究,可参见陈峰君:《共产国际与罗易的四次交锋》,《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8期,第14-17页;锋钧、薛燕:《罗易的“非殖民地化”的理论述评》,《南亚东南亚评论》第2辑,1988年版,第43-66页。)在这里,我不想否认罗易的某些错误观点(如夸大印度工业化的程度和否定印度资产阶级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但是,他的理论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印度的实际情况,明显含有合理成分。首先,“非殖民化”理论表明罗易适时地看到英帝国被迫改变殖民统治方式,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其次,他从这一变化认识到帝国主义走向衰落这一历史趋势。更重要的是,这一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体现了资本主义为自己创造了掘墓人的观点。“非殖民化”这一理论可以说是罗易对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社会科学的一个贡献。

      1932年,“非殖民化”一词出现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这很可能是西方学术界第一次使用此词。在“帝国主义”词条中,M·波恩指出,除黑非洲以外,几乎所有的欧洲殖民地都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在全世界一个反对殖民化的时代已经开始,非殖民化正在迅速展开”。很明显,他将“非殖民化”看作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的运动和过程。1934年,他在《国际事务》上进一步指出,“殖民化作为一个伟大的世界运动正面临末日……帝国崩溃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不断进行”,认为非殖民化不仅反对政治依附,也反对经济依附。“非殖民化”表明欧洲的殖民化时代已经终结,殖民体系开始动摇,民族独立的曙光正在出现。(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Encyci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第7卷,麦克米兰1932年版,第612页;M·波恩:《反对殖民化的时代》,载《国际事务》(International Affairs),13:6(1934),第845-47页。)

      在传播和使用过程中,“非殖民化”一词可谓命运多舛。它面对各种不同的待遇:法国人的多情、英国人的冷漠、联合国的拥抱和原殖民地的复杂态度。法国前殖民官员亨利·拉波瑞的《殖民化、殖民主义和非殖民化》(巴黎,1952年)使“非殖民化”一词开始在法国传播。法国总统戴高乐经常使用这一词。在1960年9月5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谈及“关于世界范围内的整个非殖民化问题”时指出:各国人民的解放既符合法国的精神,也符合世界上正发生的不可抗拒的运动。1961年9月23日他又指出:“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是非殖民化问题。殖民地的时期已经结束……今天,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马达加斯加、非洲已经亲自掌握了它们的命运”,“我们还要完成在阿尔及利亚的非殖民化工作”。(注:国际关系研究所:《戴高乐言论集,1958年5月—1964年1月》,世界知识出版社1964年版,第183-185、294页。关于法国非殖民化的最新研究,参见雅克·托比等:《法国殖民史:1914-1990》(Jacques Thobie et al.,Histoire de la France coloniale 1914-1990),巴黎1990年版;雷蒙德·贝茨:《法国与非殖民化:1900-1960》(Raymond Betts,France and Decolonization,1900-1960),伦敦1991年版;A·克莱顿:《法国的非殖民化战争》(A.Clayton,The Wars of French D-ecolonization),伦敦1994年版。还可参见李维:《试论戴高乐的阿尔及利亚非殖民化政策的两重性》,《世界历史》1996年第6期,第39-47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