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兴办的五个经济特区,都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突破口,以市场经济为改革的方向,发挥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初步奠定了“龙头”地位。然而,汕头经济特区既无深圳、珠海毗邻香港与澳门的独特的区位优势,也无海南独立建省,成为中国最大特区的规模和气势;虽面对台湾,可由于面积小、起步晚、基础产业滞后,也失去了象厦门那样捷足先登的机缘,从而在中国五个经济特区的建设中略显逊色。但素以勤劳朴实、艰苦奋斗著称的潮汕人民,不甘落后,大胆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从自己的条件和实际出发,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分批开发建设,大环境依托老市区,小环境自行配套的作法,以建设龙湖工业区为重点,相配套地建设港口码头区、农业水产区、金融商业区、住宅区和旅游娱乐区等,并发动特区内的农村和企业,自筹资金开辟珠池、广澳、渔港等6个小加工区,较快地改善了投资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示了自身独具的特色。 一、从0.2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区起步,迈向综合性经济特区 社会主义国家创办经济特区是史无前例的事业,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中央在创办经济特区的起步阶段,把汕头特区的范围仅确定为1.6平方公里,以加工出口为主,同时发展旅游等行业。由于自身交通不便,能源、电讯等基础设施落后,资金筹措困难,汕头特区只好依靠老市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整体规划,分五小片进行开发。首期开发了规模仅为0.2平方公里的“五通一平”工程,吸引了第一批外资兴办出口加工企业,接着又开发了第二个小片的0.24平方公里,到1984年底,已有18家外商在这里兴办出口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投资少、规模小,但用工多、见效快、耗能低、产品外销比例大。 1984年初,在邓小平巡察深圳、珠海和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后,全国对外开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汕头特区也从1.6平方公里扩大为52.6平方公里,这是汕头特区从出口加工区向综合性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标志。从此,汕头特区朝着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目标前进。工业总产值1984年仅为555万元,到1986年达到1.4亿元,其后每年上一个新台阶,1987年为3.2亿元,1988年为5.59亿元,1989年为9.2亿元,1990年为15.3亿元,工业技术水平也有显著提高,通过“外引内联”建立了一批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额也从1980年的449万美元发展到1987年的1.78亿美元,且以后年年飞跃发展,1988年为2.98亿美元,1990年为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984年为779.3万美元,到1990年已达8368万美元,1991年达到1.97亿美元。随着以工业为主综合性外向型经济基本格局的形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形成了规模,1984年仅投入4537万元,到1990年已达6.82亿元。尤其是1988~1990年的治理整顿时间,由于在其起步阶段,步伐稳妥,未引起大起大落,不仅生产性项目没有压缩,且飞跃发展。龙湖这块原来荒芜的沙滩,终于被建设成一座以工业为主,交通运输、商业、旅游、房地产业等综合发展的经济特区,显出具有侨乡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雏形。 二、以外向型、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基础,逐步向集团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群发展 汕头特区在创办初期,主观上也力图办一些技术先进、投资额大的项目,但由于交通设施严重滞后,水电供应不足、通讯落后,大项目往往谈不成,因此只能从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轻工业有一定基础的实际出发,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业。 到1987年底,汕头特区已兴办了163家工业企业,主要行业有服装、陶瓷、电子、塑胶、食品、玩具、钟表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这些产业在国内有资源、国外有市场,投入少、产出快、用人多,便于形成生产能力,在特区设点,易于发挥窗口和辐射作用;带动非特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服装行业,冲出潮汕地区,与浙江、江苏、湖北、福建等地的原料产地直接合作,推进了内地丝绸行业的振兴。同时汕头特区极重视发展其所属国营企业。密切与全国原材料产地建立生产协作关系,扶植生产,扩大出口。1990年,特区所属13家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在内地办了几十个产品出口生产基地,组织内地产品出口或在汕头特区精加工后出口,有效地发挥特区的“窗口”、“辐射”作用和“聚合效应”。 汕头经济特区,如上所述比其他特区发展虽慢一点,但在工业化进程中起点高,在主要行业中都建立了若干家能推动本行业发展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1993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批准入区的65个项目中,电子信息行业占60%,机电一体化占20%,新型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医疗机械占20%。投资额(包括基建投资)约31亿元,其中外资占50%,可新增产值70亿元。在这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形成三大高新技术产业群:第一产业群为电子工业、精密医疗机械、自动化机械;第二产业群为海洋化工、生物工程等;第三产业群为信息工程、能源、原材料等,计划在今后20年内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50%以上。这些企业和区域都是汕头经济特区发展高新技术的增长点。 特区办农业,是汕头特区的另一大特色,目前汕头正从传统农业向依靠科技、发展出口创汇农业转化。如汕头特区最早兴办并办得很成功的“水产养鳗联合发展公司”,1985年创建以来,以补偿贸易的形式,前后从日本引进三条烤鳗生产线,把鳗鱼的养殖扩展到潮汕平原7个县,公司还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捕苗、养成鳗、烤鳗、出口生产体系,成为汕头特区最早的“贸一工一农一科”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出口创汇农业模式。这种模式,现正在潮汕平原的水果、蔬菜、水产和食品等行业中广泛推行,为人多地少的潮汕农民致富开创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