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战全面爆发初期的英苏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向冬梅,1965年生,哈尔滨师专政治系讲师 徐德荣, 1964年生,哈尔滨师大马列部副教授。哈尔滨,150080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

内容提要:

本文集中探讨了二战爆发初期错综复杂的英苏关系,认为:从1939年9月1日二战全面爆发至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英苏关系的演变可划分为张伯伦时期和丘吉尔时期两个不同的时期;前一时期的主流是紧张,后一时期的基调是缓和;综观整个二战爆发初期,英苏关系一直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始终未能得到真正改善;英、苏对此局面的形成均难辞其咎。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自社会主义苏联诞生之日起,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就一直难以建立一种稳定的正常关系。当时欧洲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典型。整个20世纪20、30年代,英国顽固奉行反苏政策,严重阻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然而,世界风云的这一突变,并没有立刻给英苏关系的改善带来契机;相反,在大战爆发后张伯伦执政时期,两国关系更加恶化。其间,英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战爆发后第一个月,英苏关系很紧张。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英国就掀起了1939年的第一次反苏浪潮。当时,英国舆论纷纷指责苏联在英法苏三国谈判中“缺乏诚意”,“脚踏两只船”〔1〕。这场反苏运动影响很大。二战全面爆发后, 英国的公司立即取消了苏联在战前与其订立的购买机床、机械设备合同。英国政府则公开限制与苏贸易,拒发对苏出口许可证,扣留苏方船只。苏联立即作出反应,扣留英国船只。由贸易协定维系的脆弱的英苏关系濒于破裂。

      9月17日,苏联出兵占领波兰东部地区,并与德军会师。28日, 苏德签订了瓜分波兰的“边界友好条约”,联合发表“和平宣言”,呼吁英法与德国终止战争状态,声称“若苏德努力无效,英法应对战争的延续负责”〔2〕。 由此引起了英国的普遍愤慨和是年的第二次反苏浪潮,公共舆论谴责苏联在波兰“背后戳了一刀”〔3〕。 苏联则一再重申其“中立”政策,极力为它在波兰的行动辩解。面对苏联的行动和英国舆论的反应,英国政府发表了一个谨慎的声明,谴责苏联的不义之举,表示英国决不接受对波兰的新瓜分,也不附和以牺牲波兰为代价的任何和平倡议,强调“这些事情的全部含义尚不明显”,“俄国仅推进到实质上由寇松勋爵所提议的那条俄国边界线”〔4〕。

      第二阶段,1939年10月至11月底苏芬战争爆发前夕,英苏关系有所缓和。

      1939年10月1日,海军大臣丘吉尔代表英国政府发表广播讲话。 他谴责苏联奉行“冷酷的利己政策”,但对苏联也表示“理解”,认为苏联进军波兰东部“显然是为了本国安全的需要,以防御纳粹的威胁”〔5〕。英国政府的这一举动,虽然不排除离间苏德关系的意图, 但主旨在于向苏联表明,英国愿意和苏联接近。

      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后,英国为改善英苏关系做了进一步努力。 10月11日,英苏签订了关于木材和橡胶等物资交换的协定, 恢复了双边贸易关系。此后,英苏还计划就发展两国贸易关系继续谈判。然而,这种昙花一现的缓和,很快就被日益升级的苏芬争端破坏了。

      第三阶段,1939年11月30日至次年3月的苏芬战争期间, 英苏关系极度紧张。

      1939年11月30日苏联入侵芬兰,苏芬战争爆发。西方世界立即掀起一场空前的反苏浪潮。战争一爆发,英国政府就毫不犹豫地表示,坚决支持芬兰抗苏,向芬兰提供贷款和武器装备,甚至一度拟派远征军去芬兰。12月14日,英法控制的国联把苏联开除。月底,英驻苏大使西兹回国“度假”,英苏关系恶化,贸易往来中断。这种紧张关系直至1940年3月12日芬兰和苏联订立和约才告结束。

      第四阶段,从苏芬战争结束到5月10日张伯伦下台, 英苏关系再度趋向缓解。

      苏芬战争一结束,苏联就频频发起低层次的对英外交攻势,要求重开贸易谈判,并保证从英法美等国进口的物资不会被转送至德国。虽然英国政府内部对苏联建议的看法不尽一致,但总的倾向是寻求恢复双边贸易谈判的可能性,以“避免国内舆论对政府错过了把苏联从德国那边拉过来的机会的谴责”〔6〕。

      从4月19日至5月8日,英苏之间就贸易问题互换了好几个备忘录。 但由于英国提出了旨在削弱甚至中断苏德贸易关系这个苏联“无法接受”的要求,贸易谈判最终陷入了僵局。

      综上所述,二战全面爆发后张伯伦执政时期的英苏关系始终处于紧张与缓和的交替循环之中,紧张是其主流。所谓缓和只是相对而言,英苏关系并未真正改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以从英国和苏联两个方面来分析。

      就英国而言,大战全面爆发后,为捍卫大英帝国的霸权利益和英伦三岛的安全,采取了一定的抗德政策。张伯伦拒绝了希特勒的和平诱饵,首先对德宣战。但令人遗憾的是,张伯伦的抗德决心并不坚定,没有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他认为,“系统地提出详细的战略目标为时尚早”〔7〕。对德国采取消极防御,即在海上实行经济封锁, 在陆上迷信马其诺防线的屏障,希望以此赢得时间,最终仍与德国达成“合理的妥协”〔8〕。 张伯伦承认:“我所希望的并不是军事胜利——我对这种可能性也深感怀疑——我希望的是德国内部的崩溃。”〔9〕

      由于张伯伦政府对德“姑息政策的阴魂未散”〔10〕,对苏始终采取敌视政策,“祸水东引”这股暗流仍然存在,导致世界上两个主要大国在大战全面爆发初期不仅没有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且未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这种不幸局面的形成,英国不能不负有重大责任。

      从苏联方面来看,战争全面爆发后虽然公开声明保持中立,但事实上却执行了一条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姑息德国的政策。经济上,开战后一年内,苏向德提供了粮食150 万吨、石油90万吨、棉花10万吨、铁矿砂和磷酸盐各50万吨,价值8亿马克〔11〕。苏还在北冰洋、 黑海和太平洋沿岸向德提供进口原料的港口。在英国致力于对德海上封锁之际,苏联却给德国的战争机器加油,其危害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政治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完全放弃了对德国的舆论讨伐,并反过来颂扬德国的侵略行径,而将谴责的矛头集中指向英法等国,说它们最热衷于扩大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莫洛托夫居然把德国说成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而英法为“侵略国”。斯大林也公开表示,“不是德国进攻英法,而是英法进攻德国”〔12〕。苏联如此倾心于苏德“友谊”,把对德关系放在战略考虑的中心,决定了它与德国的敌人英国只能维持一种低层次的外交关系。“奇怪战争”更使苏联对英法存有戒心。因此,苏联不愿也从未采取主动行动去改善对英关系,对英国的一些主动接近持“冷淡的静观态度”〔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