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本文所说的东亚地区,指的是位于亚洲东部的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及远东沿海地带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这一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就已有了人类活动。旧石器时代晚期乃至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里又是细石器十分发达的地区之一。分布于东亚各地的史前文化,虽然呈现出多姿多彩、十分复杂的面貌,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一是各种文化中均存在着以楔形石核为代表的细石器遗存;二是陶器及磨制石器出现均较早,渔猎经济十分发达而农业出现较晚。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之一,就是这一地区广泛分布的史前石镞,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一文化现象,是远古时期各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我们今天探索这一地区有关史前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及文化传播的重要线索之一。本文试图以东亚地区发现的史前石镞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石镞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东亚各地区、各类型石镞的分布、特征、分期及其编年做一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二、石镞的分类 一般说来,作为石镞分类的标准,不外乎制法与形态两大方面。首先,由于制作方法的差异具有时空的意义,因此是分类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从形态方面来看,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石镞,其整体形态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而也具有分类的意义。具体地说来,各类石镞的锋部与基部相比,最具特征的应是基部。因石镞的主要功能是“突刺”,除少数特殊用途的镞外,绝大部分石镞的共同特征是锋部尖锐;而基部的形态则由于装备箭杆方法的演变,在时空方面有着很大的变化。因此,依据基部的形态分类,最易表现各类石镞的特征。 关于石镞的分类,过去已有许多中外学者做过较多研究。但由于不同学者观察的角度及侧重点不同,分类方案及用语各异,给大范围的比较研究造成不少困难。相比较而言,日本学者研究石镞的历史较久,方法亦较缜密。因此,本文中我们以东亚地区史前石镞的发现资料为依据,以日本学者铃木道之助简单明了的分类方案为基础〔1〕, 并根据实际情况作若干修订,制出本文所用的石镞分类模式图(图一)。 在图一中,首先依制作方法分为打制与磨制两大类。其中打制石镞主要使用压制法加工修整而成,又可分为两面修整和局部修整两类。两面修整的石镞,一般镞身两面通体或大部分及锋、基部均经过细致的修整,因而看不出石片原来的样子。而局部修整的石镞,则一般仅对锋、基部或镞身一面进行修整,因而大多数保留了石片原剥离面的特征。磨制石镞,一般用较薄的页岩为材料,其制法是先把薄板状页岩切割成所需形状,然后磨其锋及两侧刃使其锐利,也有通体磨光者。但在东亚地区,史前磨制石镞发现数量很少,故凡磨制者,均归为一类而不再细分。
图一 石镞分类模式图 其次,依石镞基部茎的有无,分为有茎、无茎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凸基三大类。其中无茎类石镞依基部的形态可进一步细分为凹基和平基二式;凸基类也可细分为尖基和圆基二式。 再次,从镞身的形态来看,东亚地区史前石镞主要有三角形和叶形两大类。三角形石镞可细分为等边三角形和等腰长三角形等形式;叶形石镞则多为细长柳叶状。此外,也有少部分呈菱形或五角形等,但这类特殊形状的石镞数量很少,分布地域亦很有限,不具代表性,故在此处暂不列入。 三、东亚各地区史前石镞发现概要 东亚各地区的远古文化,虽具有一些共同或相似的因素,但由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与性质等又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各文化发展变化的速度也呈不平衡状态。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一地区石镞时,很难把它们都限定在一个共同的、绝对的时间框架之内。这里所谓的“史前”,主要是指各地区青铜器或金属器出现以前的各时期诸文化。本文在具体的叙述时,尊重各国考古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并以各国的考古学分期与文化命名为准,分别予以介绍。 (一)中国东北地区 这一地区主要是指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地区的考古学研究开始较早,早在本世纪30年代,先后对昂昂溪和赤峰红山后等遗址作过调查与发掘,并发现有石镞出土。50年代以后,随着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的逐步开展,有关史前石镞的资料不断增加。近年来,有关学者对这一地区出土的石镞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2〕。但总体说来,东北地区尚有一些没有进行过考古调查与发掘的空白地带,已知的一些出土有石镞的遗址,不仅在年代及文化性质方面也还尚存许多不明之处,而且多缺乏详细的报道。但尽管如此,通过一些典型文化遗址石镞的发现,我们还是可以大体上了解这一地区史前石镞分布的基本情况(图二)。
图二 东亚地区出土石镞的主要遗址分布示意图 1.红山后 2.富河沟门 3.新乐 4.偏堡 5.昂昂溪 6.新开流7.乌斯奇·贝拉雅 8.贝里卡钦 9.新彼得罗夫卡 10.格罗马图哈11.奥西诺湖 12.普夫森 13.扎伊萨诺夫卡 14.依姆钦 15.诺古里基 16.农圃洞 17.智塔里 18.湧别市川 19.上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