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国的经济发展而言,1900—1914年在某种意义上属于19世纪而不是20世纪。时序的变换和女王的去世似乎并没有给英国的经济带来太大的变化。这一时期,英国挟工业革命的余威,其经济仍以一定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英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强国,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最大的贸易国,它的首都伦敦仍然是世界金融的中心,英镑仍是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之一,它的国际储备仍然令其它国家难以望其项背,它的工业品仍然充斥整个世界市场,它的船只仍然在世界各大海洋和江河游弋。但另一方面,19世纪英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制约因素在这一时期变得更加明显,英国的经济霸权地位日益受到美国和德国的挑战,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绝对地位削弱。 一 作为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英国的工业具有独特的结构,形成了棉纺、煤炭、钢铁、造船等传统产业。这些产业不仅在英国工业产值中占有绝对的比例,使用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还是英国的主要出口行业。英国经济的发展,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英国伦敦之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与这些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0余年里,这些行业都经历了一定的增长(见表1和表2)。 表1 英国工业生产的增长率〔1〕 1880S—1890S 17.4% 1890S—1900S 17.9% 1895/1904—1905/1914 18.0% 表2 英国各工业部门产量〔2〕(单位:万吨) 年代 A B C D E F 1885—1894 69.219.4759.3 302.5 17560 52.5 1895—1904 74.821.6877.8 468.5 21780 66.5 1905—1913 86.923.3982.4 651.0 26780 75.9 A:英国年均生棉消耗量 B:英国年均生羊毛产量加生羊毛进口量 C:英国年均生铁产量 D:英国年均钢产量 E:英国年均煤产量 F:英国每年为本国公民和公司建造的船只吨位 在英国的四个传统产业中,棉纺业的历史最短,工业革命中才起步,19世纪才成为英国出口的主要支柱产业。1911年,这一行业的工人达64.6万人〔3〕。进入20世纪后,棉纺工业开始从19世纪90年代的萧条中恢复过来。1905—1908年,英国新建棉纺工厂约120个, 拥有纱绽1000 万至1 200万枚。这个数字超过了当时德国纺织工业拥有的纱绽的总数,英国纺织工业史上还从来没有这样高的增长率〔4〕。单是1905 —1907年就建立了95个新工厂,增加纱绽850万枚,增加生产能力近1/ 5〔5〕。这一时期每个工厂一般拥有10万枚左右的纱绽,而不是以前的1~2 万枚。除了新建的工厂外,其它企业规模较小。由于新市场的开拓以及欧洲对纱线的需求增加,这一时期,纺织业尤其是纺纱业的产量有所提高。1913年,棉纺品仍然占英国出口的1/ 4〔6〕。据1907年的估计,制造业部门的工业产值中1/3是由纺织品和成衣创造的〔7〕。 市场的繁荣使得纺织业在这一时期相对稳定。1905— 1909年,在2 500个左右的棉纺企业中,每年大约只有11个企业破产,而同期金属工业每年有390个企业破产〔8〕。 但这一时期的纺织业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第一,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这一时期,国外在纺纱方面开始采用环绽细纱机,在织布方面开始采用自动织机,但在采用这些技术方面英国非常缓慢。1913年,英国的纺纱工业只有19%使用环绽细纱机,而美国为87%,英国的织布工业只有1—2%使用自动织机,而美国为40%〔9〕。 这使得这一时期纺织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的开拓以及生产能力的扩大,而不是通过技术的改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获得的。第二,纺纱部门与织布部门分离。19世纪上半叶,纺纱与织布一般来说是联合在一个企业或联合在一个地区进行的,但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纺与织这两个生产部门日益分离,各自形成专业化生产,并且形成不同的地区分布。纺纱业主要集中在奥尔得姆和波尔顿,织布业主要集中在兰开郡的东北部〔10〕。在纺纱和织布两个部门发展规模上也有重有轻,前者发展快,后者发展慢,影响了纺织业的整体发展。第三,生产单位相对较小。这一时期的纺织业仍以小企业为主,家庭工厂和私人合营企业占很大的比例。到19世纪末,在纺织业中也出现了一些合并企业,如Fine Cotton Spinners and Doubiers,但这是企业之间的联合,而不是业务的联合,各成员保持很大的独立性,各企业在董事会中仍千方百计为本企业谋求好处〔11〕。 钢铁工业是英国的古老工业。在1880年前,英国的钢铁工业完成了从中世纪的作坊到大规模现代工业的转变。但到这时,只有不到1/4的生铁炼成钢。此后钢的生产增快,到19世纪末,钢成为这一行业的主要产品。同铁相比,钢具有更大的强度、硬度,应用范围广,耐腐蚀性能强,可广泛运用于工程工业、铁路和造船工业。1850—1880年间,贝西默、西门子和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的三大发明为钢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扩大了可用于炼钢的矿石的范围。进入20世纪以后,英国的钢铁工业仍有一定的发展,产量有所增加。以1890年的钢铁产量同1913年的钢铁产量相比,其指数从71.3增至100〔12〕。 但英国的钢铁工业明显落后于德国和美国〔13〕。造成英国钢铁工业相对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英国在采用炼钢先进技术方面比较缓慢。1880年以后,在炼钢技术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的发展:(1 )分式炉(Chamber Oven)的发明。由于它能利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因而节省燃料。(2 )用水洗或静电的方法提炼和纯化高炉中的煤气,使这些煤气变得可以使用。(3)内燃机的发明, 可利用高炉中经过纯化的煤气产生的电来炼钢。这些技术改进都能增加单位煤的产出。英国自恃煤资源丰富,迟迟不肯采用这些新技术。到1905年和1906年,英国的企业才大量安装新型的炼焦炉〔14〕。第二,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炼钢法对英国钢铁工业不利。由于钢铁工业需要大量原料,一般来说,钢铁厂都建立在铁矿石比较丰富、煤和石灰石比较容易获得的地方。这种原料上的彼此靠近曾是英国钢铁工业在工业革命中领先的一个原因。但随着铁矿石和煤的日益开采,藏量减少,炼钢原料变得昂贵,使炼钢业失去了优势。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炼钢法使含磷铁矿石变得更为有用,但英国的含磷铁矿石藏量不如德国。这是这一时期德国钢铁工业迅速增长而英国的钢铁工业增长相对缓慢的重要原因。美国钢铁工业在这一时期发展比较快的主要原因是钢铁市场的开拓、矿石供应丰富、矿石和煤的运费合理以及随之而来的成本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