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即公元1905年9月2日,清廷谕令立即停罢科举,废除了从隋代起绵延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取士制度,该谕令后半段文字如下: 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及其余各条,均著照所请办理。总之,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亦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又皆切于实用。是在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国家既获树人之益,即地方亦有光荣。 科举取士制度是中国延续时间最长的最重要制度之一,而竟一旦予以罢废,对这样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当时的社会上反应如何呢?相对冷淡。只有极少数的杂志对此事表示关心,而且这种关心只是停留在刊登袁世凯等人的奏折而已。报纸的反应稍积极,但也只有极少数的报纸,有简单的评论和报道。其中有些评论不但并不将立停科举当作如何重大的举措,且表示种种的疑问。这里仅以传播面最广的《申报》为例。在上谕下达的第四天,《申报》虽在第二版上作了全文刊载,但同时又以“谨注”的形式发表了一篇与今天评论员文章相似的文字。文中尽管承认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一件大事,但是却又尖锐地指出: 今上谕谓学堂优予出身,本与科举无异,则日后毕业将至于中学生员、省学举人、大学进士,人人鹜此虚学趋于仕路,不几与科举之旧习名异而实同乎? 这句话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正是这种科举与学堂无别的感觉,使得停罢科举的历史性举动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科举制度本是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默契,在统治者一方是以此来笼络士绅阶层及一般百姓,以形式上平等的考试方法吸收部分士绅参政,使“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在被统治者一方则藉此而平步青云,换取功名利禄,进入统治者行列。这种默契的成立,使得科举制度尽管弊端丛生,仍能沿续千余年而不受改朝换代的影响。但是晚清以来,中国已无法继续保持锁国状态,西方新式的教育与考试制度明显优于科举制度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因此改革以至罢废科举成为清末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虽然在起初就是激进的维新人物也并未坚决主张罢废科举,但到后来即使重臣勋贵也都倾向于科举非罢废不可的建议。于是科举的废除变成只是时间问题,在欲废未废的这段时间里,在高层统治者与士绅之间都持一种观望态度,以寻求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新的默契。最终,由最高统治者以用学堂出身代替科举出身的办法昭告天下,而废除了科举制。因此废科举兴学堂是新的一轮默契的成立,这一默契与前一默契形式上改变而实质上不变,这对订立契约的双方来说都是心知肚明的。 下面先对清末罢废科举的全过程作一鸟瞰式的回顾,然后再回溯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以看出两种默契是如何转换的。 十年历程 清末科举的废除并非一时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时段的过程,如果从1895年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算起,可以说整整花了十年时间,才有这最后的结果。在此对最终的这个上谕,有两种感觉同时存在,一是早该废除了,一是废除不废除都一样。既然有这两种感觉,那就无怪乎引不起社会大的震荡了。 首先让我们以年代为经,将一系列的反对与改革科举的言论简介如下: 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满清败于日本之后,人人皆有忧国之思,亡国之惧,因此只要有关改革旧制的建议都会引起普遍的响应。 1895年,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中有教民一节,列举科举之弊,主张三场考试的第二场试掌故策,三场试外国考,殿试则试策问,头场虽仍试四书文,但让试者“纵其才力,不限格法,听其引用(过去不准用秦汉以后书与诸子书)。”不过康氏并未提出废除科举制,这是十分初步的要求。 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论科举》,认为“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科举为第一义。”并提出变革的上策是“合科举于学校”,这实际上是主张废除科举,而以学校为取士之源;中策是“多设诸科,与今日帖括一科并行”,以免有实学之人才流失;下策是“乡会试必三场并重”,防止只重第一场的八股文。 1897年,徐勤在《时务报》警告说:“覆吾中国,亡吾中国者,必自愚民矣,必自举业愚民矣。”痛斥八股文之害,疾呼废除科举制。 但是如徐氏主张全盘废除科举制的人并不多,上述梁氏之言论表达了当时的社会思潮,欲以上策为理想,而愿从中下策开始变法。所以梁氏之三策以及其他人士的改革意见提出前后,清廷在不同程度上已作了政策上的调整。 于梁氏上策而言,虽不能合科举于学校,但已于1896年筹备建立京师大学堂。于梁氏中策而言,则有1897年贵州学政严修奏请设经济专科之议,第二年初即准备经济特科与岁举两途并行。严修之议实质上是分科举之势,使部分人才能由经世致用的途径出。 至1898年四五月间,由于维新志士们的宣传效果,内外臣工上书请废止八股、改革科举制度者纷纷: 4月6日,浙江巡抚廖寿丰在严修建议的基础上进而主张经济岁科不应附庸乡、会试,亦不应试四书文,实际上是主张经济学堂的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有同进士出身的资格。 14日,御史杨深秀有奏请厘定文体一折,猛烈指责制艺贴括之消磨人才。但又因制艺之科行之已数百年,猝无善策更之,因此主张以取消八股文体作为改革科举制之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