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前李鸿章的实力思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玉华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

原文出处:
安徽史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世纪60至90年代,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的成败得失,现在尚难以盖棺论定。李鸿章是这场运动的著名领导者之一,他的思想,曾对这场运动产生过巨大影响。本文试图对李鸿章的“实力”思想作一考察,以揭示他这一思想的重要意义。

      一、“力”的理念与实力扩充

      传统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各国关系的时候,崇尚以“德”服人的原则,并且,主要也是以自己文明的优越来维系中华上国的地位。以“力”服人的原则往往受到正统儒生们的攻击,这是由于当时的中华文明遥遥领先于周边各国的缘故。鸦片战争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个更加富有活力的西方文明频频叩击中国大门,西风东渐,其势滔滔,古老的中华文明出现了严重危机。“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横行于中土”,这是3000千年来之一大“变局。”〔1 〕在这样一个“变局”时代,怎样才能使中国在同列强打交道时立于不败之地呢?传统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显然已无济于时艰了,这不能不使一部分中国人,面对现实,更改自己的观念与思想。李鸿章可谓是他们之中较早觉醒的人物之一。

      李鸿章久历戎行,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较早地与西方人发生了接触。在同西人接触的过程中,他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西方的强大及在同西方打交道时实力的重要性。他认为“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第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2〕。 今后中国同西方的较量将是实力的较量,中国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实力,才能保住自己。因此,这一时期李鸿章便明确地确立了“力”的理念,并将扩充中国的实力确立为其追求的目标。应该怎样扩充中国的实力呢?他的主张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

      第一,力保和局。“我与西约,始由胁逼而成,各款多违万国公例”〔3〕。但是,由于“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江海各口, 门户洞开,已为我与敌人公共之地。”〔4〕在这样的情况下, 空言“攘夷”是无济于事的。为了造成中国强大的实力,首先应该力保与西方达成的和好局面。所谓力保和局,即是:一,尊重与强列已经签定的条约,同列强打交道时,严格按照条约所规定的内容去办。他认为:“两国和好,全凭条约”〔5〕。并且,与外维持和好局面,彼此均会受益。 他曾说过:“本大臣见泰西各国十分富强,皆从各国交好而来,一国的见识无多,聪明有限,必须集各国的材力聪明,而后精日益精,强日益强。”〔6〕二、超越条约内容之外的,只要不违背国家体制, 也可变通处理。“我为中国大臣,凡国家体制所关,我不敢不竭力争论,但凡有可通融之处,亦不坚执成见,致误两国大局。”〔7〕三,不轻言战事, 力争以外交途径解决中外纠纷,即使战不可免,也要做到不“衅自我开”。自周秦以后,驭外之法,征战者后必不继,羁縻者事必长久,今之各国又岂有异?”〔8〕“亚洲各邦,自欧人东来,以兵戎相见, 先胜后败,覆辙相寻,可为殷鉴。”〔9 〕这种主张目的是想同西方列强保持一个和平局面,以为中国学习西方、扩充实力,创造条件与争取时间。

      第二,讲求军实。与列强实力的较量,首当其冲的将是军事实力的较量。然而,当时中国兵制落后、军力孱弱,“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海之间,实能持我长短,无以扼其气焰”〔10〕。这种强列的反差与危急的形势,使李鸿章忧心忡忡:“盱衡当时兵将,靖内患或有余,御外侮则不足,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仍循数百年绿营旧规,厝火积薪,可危实甚。”〔11〕他曾向朝廷大声疾呼:“国家诸费皆可损,惟养兵设防、练习枪炮、制造兵轮船之费,万不可损。”〔12〕怎样“讲求军实”呢?他认为在于“师其所能、夺其所恃。”〔13〕并且,他权衡当时局势,提出了优先发展海军、兼顾陆军及其它辅助军事设施的思想〔14〕。在他主持下,这一时期中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扩充,为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打下了最初基础。

      第三,浚发财源。“御戎大政,惟兵与财”,〔15〕军事实力的扩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为后盾,“先富而后能强”,李鸿章在他的洋务实践中,渐渐地认识到了这个道理。“惟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富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16〕。中国与列强的较量,将不仅是军事实力的较量,而是整体国力的较量。因此,到了70年代以后,李鸿章便一再吁请朝廷,设立民用企业,以扩充中国的经济实力。这为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第四,造就人才。与列强的较量还有赖于人才的培养,他认为中国的自强事业“尤以人才为亟要。”〔17〕为此他对比分析了中西情状,认为“中土人才,多空谈学问、仕宦”,对洋务“漫不究心”〔18〕,中国的“有贝之才”与“无贝之才”“均未易与数强敌争较。”〔19〕他曾多次吁请朝廷要不拘常例“造就人才”,“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20〕。为了造就新式人才,他同其他洋务派领袖一道先后兴办了一些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事业。但传统的科举制却很不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为了给培养新式人才创造条件,他上疏朝廷要求对传统的科举制度变通处理,惜为浮议所阻而未果。

      甲午战前,李鸿章膺疆臣30余年,举凡清政府一切重大的内政、外交、军事、经济及文化新政,他皆躬于其事。由于他认识到实力的重要性,并将扩充中国的实力确立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所以,可以说这一时期他所举办的一切新政,都是围绕着扩充中国的实力而展开的,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为中国的近代化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