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中国城市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余子明 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原文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5 期

字号:

      孙中山不仅是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奋斗不息的职业革命家,而且是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殚精竭虑的开拓者。南京临时政府一成立,他就要求革命同志“前日富于破坏之学问者,今当变求建设之学问。”〔1 〕赣宁之役失败后,他避难海外,但一有机会,就请外国友人为自己“物色各种行业的专门人才。”〔2〕他多次游历欧美各国, 对那里的城市化及其巨大效应耳闻目睹,因此在考虑中国建设事业时,尤其注重城市化的问题。他认为,办实业就是“建设新城邑”,五十年后,中国将出现数十个上海〔3〕。所谓城市化,根据一般的解释, 即城市在数量上的增多、规模上的扩大以及功能结构上的变化。功能结构的变化又是指现代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在城市的发生和发展。孙中山当时并没有使用城市化的概念,但他实际上思考了有关城市化的内容,并且提出了中国城市化全面的构想。研究孙中山这一伟大构想,对于我们“举起孙中山这面旗帜”〔4〕,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

      历史上,城市的生长,从来就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密切相关,交通要道的汇合点往往是城市的摇篮。在铁路交通发明以前,由于城市对外联系主要靠水上运输,因而沿河设城的情况极为普遍。随着现代交通的出现,城市的分布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以铁路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最大。不少原来闭塞落后的小村镇,由于铁路的通达,很快就发展为大城市。孙中山十分清楚城市发展的这一规律,在设计中国城市化方案时,特别注重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的建设。因此可以说,孙中山抓住了中国城市化的要害。

      早在辛亥革命前,社会舆论还在争论中国是否可以修筑铁路、发展交通时,孙中山就强调交通运输对一个国家城市发展的意义,“通商之埠所以贸易繁兴、财货山积者,有轮船为之运载也。”英、美、法等国城市那样多,那样大,是因为它们“铁路纵横,四通八达”,中国如果在广州与香港、南京与上海、天津与通州等“繁富之区”兴修铁路,就能使这些城市的商业进一步兴盛起来,“可以利转输,可以励富户,则继之以推广者,商股必多。”〔5〕他认为,没有铁路,就没有交流, 就没有工商业的兴起;没有工商业的兴起,也就没有城市的发展。因此“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6〕比如,“南昌、 九江、吉安、饶州、赣州等地,皆可成为今日之上海。但此事从何入手?须从交通入手。”〔7〕

      马克思在分析印度社会经济时说:“由于印度极端缺乏运输和交换各种生产品的工具,所以它的生产力陷于瘫痪状态,自然物产是丰富的,但由于缺乏交换的工具而使社会非常穷困,……”〔8 〕用此论断来理解城市,就会对城市与它的腹地联系起来考察,城市对腹地有幅射功能和聚集功能,腥地对城市有支撑和铺垫作用。这种功能和作用是靠良好的交通运输来实现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条件,腹地的原材料便不能顺利地输送到城市,城市里的制造品也不能顺利地输送到腹地。孙中山以他的家乡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由香山县县城到翠亨村,不过50里,由于舟车不通,人们便肩挑背扛,每百斤货物脚价约1元, 每吨脚价不下7元。如果从美国经数万里运货到中国,每吨不过2元5角。 “以中西同一货物,价值五元,加以水脚计之,在美来不过七元五毛,而中国自运则十二元矣。人情喜便宜,断不能舍贱而买贵。”〔9 〕再如在广西农村某些地区,农民将陈谷烧毁,就是因为既没有仓库储藏,又没有办法运出销售。同时,孙中山也看到了中国部分地区铁路的兴修给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带来的实际利益。如京奉铁路,“所获之利,十倍于资本。而东三省之农业、工业、商业皆因之而发达。”〔10〕东清铁路、南满铁路,“未修成之前,满洲之大豆,仅由营口一处出口,每年出口不过一百余万,自两路修成之后,今则达一百万万(?)以上,皆因两路交通便利,故东三省农民,受益匪浅。”〔11〕

      虽然在清末民初,国人逐渐认识到铁路的作用,论及铁路与强国富民关系的文章屡见于报端,倡导修铁路不乏其人,然而能够胸怀全局,“大气包举”,制定沟通全国各大中城市的铁路网络的人只有孙中山。他在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宣布:“欲舍政事,而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于十年之中,筑二十万里之线,纵横于五大部之间。”〔12〕孙中山在设计这些铁路时,总是着眼于铁路对城市发展的纽带作用,着眼于城市对农村的幅射作用。他说:“各省之省会均将成为铁路中心,路线将由此种重要之城市向各方分射而出。从每一省会出发之路线,将多至八、九条不等。”〔13〕他预见到,这些干线的修筑将大大促进城市化,城市化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工业的繁荣,而这又将给铁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要求,由此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完成目前之铁路计划,即所以促进商业之繁荣,增加国富,市场因以改良而扩大,生产得借奖励而激增,”“将来全国商务之发展,必需更多之路线也。”〔14〕

      现代交通发展的历程证明,要充分发挥交通工具的纽带作用,必须有大量的公路与铁路相配合。由于公路建设投资少、工期短,加之汽车灵活方便,因此更能深入内地,深入穷乡僻壤,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往来,提高城市化的水平。中国的公路建设是在本世纪20年代才开始着手的,但孙中山早在1912年就提出了修筑公路、弥补铁路之不足的倡议。1912年6月, 江苏省准备在江阴到横林之间修筑铁路,孙中山听说后,建议他们改修公路(孙中山当时称公路为“道路”或“马路”)。他认为,在城市与城市距离较近的地区,修铁路不如修公路,修公路的优点,一是成本低见效快,“铁路的修筑,照沪宁的办法,每里花四万元,马路的建筑,只须几千元。”汽车的价钱也较便宜,不像火车,“一个车头,也要一万多块;”二是运输方便、经济,“江阴要造的路,不过四五十里,来往的人又不很多。若果通了火车,每天开车两次,那火车公司就要赔本。若是每天开一次,那乘车的人,过了开车的时候,就要等上二十四点钟,方能再乘”,如果修公路,“每点钟都可以行走”。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还建议,公路“要很宽阔很平正”,上海的大马路、静安寺路、徐家汇路可以作为“模范”,这样,“自动车(指汽车)比火车还要快得多”〔15〕。可见,孙中山要修的“道路”不是一般的公路,而是高速公路。

      由于高速公路有如此的优点,孙中山设想通过修筑两条横贯东西和南北的高速公路,来建立两个城市群。这两条高速公路,“东西三、四千里,南北二、三千里”,“阔有一千尺”,分汽车道、电车道、货车道、人行道。“大约用自动车,二十四点可以走通东西两界,若用电车,只须十二小时,可以走遍全国。”“所有全国的学校、工厂,那些紧要机关,都依了这两条大路,分布出来。”〔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