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次北伐是第一次护法战争,矛头对准僭窃北京政权的皖系军阀。孙中山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即旧约法)和1913年产生的国会视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标志和象征。在一次谈话中,他曾指出:“约法与国会,共和国之命脉也,命脉不存在,体将安托?”〔1〕因此,他坚决反对袁世凯毁旧约法,解散国会等倒行逆施。1915年5月9日,孙中山在第二次讨袁宣言中,就愤怒地谴责“袁氏破坏民国,自破坏约法始”,对这个独夫民贼及其左右,必“除恶务尽”〔2〕。袁世凯死后,皖系军阀执政,时局动荡不安,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接踵而至。孙中山于五六月迭电西南各省,十分明确指出“国会为民国中心,宪法为立国大本”〔3〕,他希望西南等省实行武力讨伐破坏旧约法的叛贼奸凶。 7月14日,段祺瑞入京,重新执政后,立即宣布“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4〕。 这样孙中山也就明确将护法的主要矛头对准了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集团。7月17日,他抵达广州, 在黄埔欢迎会上演讲中,指出:“故今日变乱,非帝政与民政之争,非新旧潮流之争,非南北之争,实真共和与假共和之争”。“共和国家之总枢全在国会”〔5〕。他要求国会议员南下,到广州组织政府, 以维护约法,再造真正的共和国家。9月10日,他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军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平定叛乱,攘除奸凶,恢复旧约法。 9月29日,代总统冯国璋下令通辑孙中山。10月1日,段祺瑞宣布将出师“剿灭”护法军。3日, 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下达了《明正段祺瑞乱国盗权罪通令》,宣布:“至于文者,除以讨灭伪政府,还我约法,还我国会,即还我人民主权为职志外,一俟奸凶殄灭即当辞大元帅之职。”〔6〕至此,护法战争也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孙中山在最初的北伐战略思想中,以长江为界,君主专制之气在北方,共和立宪之风在南方,而南方重要之区,厥为广东。因此在广东建立护法革命的根据地,挥戈武昌,“握中原要点”〔7〕, 然后直指燕京。9月22日,蒋介石制定了《对北伐作战计划书》, 其具体的方针是护法军以长江沿岸为主战场,先克武昌,次定南京;击破敌军长江一带之势力,再图直捣北京。这个战略与孙中山的思想是一致的,1926年的北伐战争也是按照这个战略构想而展开的。 当时护法军总兵力约15万人,段祺瑞所统辖的兵力有47.4万余人,双方兵力悬殊,但用在战场的兵力大体相当。段祺瑞仗着在军事上的优势,兵分两路,一路四川,一路湖南,其目的夺取军政府所在地广东。同时命令两广矿务督办龙济光(11月被段祺瑞任命为两广巡阅使)、赣督陈光远、闽督李厚基从南北东三面进攻广州。 10月9日,孙中山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制定了基本作战计划。1.商请陆荣廷及两粤督军,派兵消除龙济光军对广东的威胁;2.以驻粤滇军第三师援湘;3.驻粤滇军第四师及海军立即攻闽;4.命令陈炯明、朱执信两军长加紧招募和训练新军,为滇军和海军后援;5.电陆荣廷和唐继尧火速派出大军会师武汉〔8〕。 接着护法军政府又制定了《西南统一作战计划》,确定的北伐战略是:“以长江沿岸为主作战地,先克武昌,次定南京,击攘敌军长江一带之势力,再图直捣北京。”〔9 〕组成中央军、右翼军、左翼军,约10个师,兵分三路北伐。北伐分两期,第一期计划:中央军由广东进击长沙,肃清湖南全境;待左翼军解决四川后,东下湖北,与之合攻武昌。左翼军另派一支队扼守川北,待第二期北伐时,即出秦晋。右翼军与海军共同行动,合攻福建和浙江,连下淞沪,待中央军与左翼军攻克武昌,然后与之会师南京,肃清长江上下游之敌军。海军封锁长江,配合陆军作战。第二期计划:第二年春,中央军由津浦线北上,左翼军由京汉线北进,右翼军沿海道前进,在辽西登陆。三路大军分道并进,左翼军一支从秦晋袭敌军之右,为主力军之援,然后各军会师北京〔10〕。 孙中山虽然成立了护法军政府,但他本身并没有军事力量,只有依靠西南军阀,主要将希望寄托在滇系唐继尧和桂系陆荣廷的身上。由于他有府无兵,其北伐战略往往受到握有兵权的唐继尧、陆荣廷的制约,所以只是纸上谈兵。唐继尧、陆荣廷则各怀鬼胎,欲借北伐以达到巩固自己地盘,向外扩张,实行军阀割据的目的。这样孙中山的北伐计划从一开始就陷入困境。 最初他对西南军阀是存在着幻想的,“拥护约法,实惟西南是赖”〔11〕。对唐继尧和陆荣廷一再规劝他们同心同德,共举大义,并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唐继尧的“图川”,陆荣廷的“援湘”,在客观上与孙中山的北伐战略基本相同,所以在北伐初期,他们在军事目标上大体一致。到年底,护法军取得了显赫的战果,11月18日,湘粤桂联军占领了长沙,12月4日滇黔联军攻克重庆。长沙、重庆战役, 标志着段祺瑞南伐战略的彻底失败,进一步激化了北洋军阀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11月下旬,在直系军阀集团的逼迫下,段祺瑞内阁倒台。 在护法战役的胜利鼓舞下,全国各地反对北洋军阀的力量,纷纷揭竿而起。其中“荆襄自主”的影响最大。1917年12月1日, 鄂军第一师师长石星川在湖北荆门(今江陵)响应孙中山的“以巩固共和国基,恢复约法为目的”的护法义举宣告自主〔12〕,组织湖北靖国军。同日,原鄂军第三师师长王安澜在鄂豫边境率领旧部起义。12月16日,襄阳镇守使黎天才通电自主,与石、王等组成湖北靖国联军,黎天才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石、王分任第二、三军军长,总兵力约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