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宏雨 复旦大学社科部讲师、历史学博士。邮编:200062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内容提要:

对外开放、利用外资是落后国家解决国内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等)不足,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孙中山在致力于通过革命改良中国政治的同时。十分关注中国的经济建设问题。为了有效地克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技术落后这三大障碍,他借鉴美、日等国对外开放成功地实现经济起飞的经验,主张“一变向来闭关自守主义”,“凡是我们中国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即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即用外国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对外开放是孙中山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对近代中国开放的认识

      近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扩大,经济的活动日益越出单个国家的范围而具有世界意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得到生存和发展。都不能(也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19世纪40年代,中国被列强的炮火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一经纳入,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统一市场和国际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就成为一种必然,任何人为的重新闭关、退出世界经济体系的举措都是徒劳和愚蠢的。

      孙中山十分理解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他把那种坚持闭关自守的主张称为“荒岛孤人之思想”〔1〕,指出近代世界各国彼此开放。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是一种潮流,一种必然趋势。“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处于近世开放大潮中的中华民族只有“迎此潮流。行门户开放政策,以振兴工商”〔2〕,才能逐渐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最终达到“驾乎欧美之上”〔3〕的目标。反之,固步自封、闭关锁国就等于自甘落后、自扼生机,必然会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4〕。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纳入了国际分工的范畴。并逐渐形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但这种纳入在不同的国家却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落后国家自主的、顺应潮流的开放,用孙中山的话说就是主动“迎此潮流”;一种是血与火的征服,即被动的、压迫下的开放。近代中国的开放即属于后一种形式。在被动的不平等的开放下,中国的领土被侵占,主权遭干涉,脂膏被郡朘削,人民遭涂炭。近代中国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屈辱辛酸的血泪历史。因此,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不仅存在着一个开不开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开放的问题。针对近代中国不平等开放的屈辱史,孙中山旗帜鲜明地提出变被动为主动,以开放保主权,即开放同时“仍须保持主权”〔5〕。

      以开放保主权,强调开放是维护近代中国主权的前提和手段。孙中山指出晚清政府之所以丧权辱国,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少主动开放的精神。鸦片战争以前不识世界大势·“闭塞门户,不与外人往来”,导致了炮火下的不平等条约和屈辱的开放。被迫开放之后,又以“排外与畏惧”这两种不正常的态度对待西方,“凡事自己不能办,又不准外人来办”〔6〕,结果不仅无法拒绝外人,反而闹到主权、领土与事业俱失的地步,“此大可为寒心”〔7〕。他列举美、日等国主动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并未导致主权丧失的事例,驳斥当时社会上颇为流行的对外开放引起瓜分的谬论,指出“开放门户,不论强弱,能行此政策,必能收效”〔8〕,主张近代中国人在开放这一问题上“放胆而自行公理,不必更有一毫畏惧心”〔9〕。

      以开放保主权包含了孙中山积极主动维护主权的思想。经济现代化是国防现代化的基础。近代中国要想摆脱屈辱,跻身于先进国家之列,最关键的还在于经济能否迅速发展。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就必须具有足够的资本积累,使资本形成率达到经济发展目标所需要的水平,需要有足够的技术设备和管理人员,而这一切在面临民穷财尽、民愚国黯双重困境的中国,都是很缺乏的。要摆脱这种双重困境,满足近代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一系列生产要素的要求,方法只有一个,即开放。对外开放不仅可以直接利用外国资源。实现落后国家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的平衡,而且还可以通过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扬长避短,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正是在开放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增强国防实力这个意义上,孙中山指出“开放门户政策利于保障主权”,“开放门户足以保障主权”〔10〕。主动开放,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正是落后国家发展经济,由弱变强。摆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位,实现国家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手段。

      开放仍须保持主权,强调维护主权应是积极主动的行为。孙中山认为晚清政府丧权辱国除了缺乏主动开放的精神外,另一重要原因在于不敢放胆维护主权。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在被动消极的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清政府所借之外债既“丧失主权”又“须抵押’〔12〕,主权随利益丧失殆尽。什么才是积极主动的态度?孙中山认为正确的做法同样应该是“放胆自行公理”,在对外开放中把经济上的开放同政治上独立自主联系起来,一切方针政策均以“能兴利,又无伤主权”〔12〕为原则,不因开放而损主权,不作有损主权的开放。孙中山反复告诫国人对外开放、利用外资“惟止可利用其资本。而主权万不可授之于人”〔13〕。为了一变近代开放、屈辱相随的历史,孙中山一方面强调在对外开放、利用外资中应讲究原则、优订条款·以积极的态度确保不再丧失更多的主权。另一方面他提出通过外交途径“将条约修正,将治法外权收回”〔14〕,以中国真正的自主实现全面自主的开放。晚年他更提出了“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海关、租界和领事裁判权”〔15〕的积极主张。

      以积极自主的开放维护主权和在开放中积极维护主权,这就是孙中山在开放与主权关系上的积极态度。

      开放是近代中国由弱变强的必由之路,但不等于说选择了开放就意味着成功。能否实现成功的开放.即开放能否达到经济发展、国家振兴的目的,取决于开放者是否有智慧、有胆识,能否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取舍。孙中山就足这样一位有智慧、有胆识、能取舍的对外开放的设计者和倡导者。在提倡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同时,他十分重视中国的国情.反对将西方的文明“全盘照搬过来”。他说“我们有我们的社会”,这是我们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立足点。中国只有“照自己的社会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去做。社会才可以改良.国家才可以进步”。否则“国家便要退化.民族便要危险”〔16〕。开放是一种稳定选择,对外开放、学习西方是“要学中国没有的东西”〔17〕,“学欧美之所长”〔18〕,对于欧美。中国只可以借鉴,但“不能完全仿效”〔19〕。在对外开放中的“极端的崇拜外国”、“事事都是仿效外国”的崇洋媚外主义和“总是反对外国,极端信仰中国要比外国好”〔20〕的盲目排外思想都是错误的,是与开放主义的真精神背道而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