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说过:“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1〕张之洞与张謇同为中国兴办近代企业的先进,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两人有不算平泛的交往,政治观点却有同有异,办厂的方针方法更有较大差别。对两人作一点对比研究,可加深我们对中国近代化过程的了解。 一 还在张謇以秀才身份随吴长庆赴朝平息“壬午事变”时(1882年),张之洞便因张謇所写《朝鲜善后六策》等文章而注意到他了。张之洞在山西巡抚任上,一向关注时政,对李鸿章办理对外交际颇为不满,故对张謇主张对日应持较强硬态度不会不重视。1884年,吴长庆病逝,张謇在庆军中已无所作为,刚调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遂2次托人邀张謇入幕,张謇因决定来年赴顺天乡试而婉辞〔2〕。这就是张謇后来回忆的“山西之辟,粤东之招”〔3〕的由来。 张之洞与张謇的正式结识则在十年之后的1895年。张謇前一年已中状元,正式参与翁同和为首的帝党行列,甲午战争爆发时,以主战著称,曾单衔上书参劾李鸿章,声名大震,但因父丧回籍,守制在通州老家。这时的张之洞在两湖任上已兴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成为洋务健将。1895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奉命率兵驻守山海关,遗职命张之洞暂署,为防止日军侵扰,朝廷命沿海各省兴办团练,张之洞想起了张謇,命他“总办通海团练”。《马关条约》签订,各地团练解散,为办理善后,张謇特去南京,两人终于见了面。 张之洞对张謇备极尊重。据《张謇日记》和张謇《自订年谱》载,这一年六月至七月,两人会面三次,每次均作长谈。七月,张謇回通州,仍书信不断,所谈均是“商务,”〔4〕,此外,张謇为张之洞写了《条陈立国自强疏》〔5〕。 从《条陈謇立国自强疏》中,不难发见两人旨趣的相同。 第一,对《马关条约》造成的危害都有较清醒的认识。其一,赔款巨大,必然加重人民负担,“必由民贫而生内乱”。其二,“向来洋商不准于内地开机器制造土货、设立行栈,此小民一线生机……今通商新约,一旦尽撤蕃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授例尽沾”,必然造成“民怨而开外衅”。结论是,内乱外患加重,中国被“逐渐吞噬,计日可待。”这就是张之洞为什么要将湖北洋务搬到江南,命张謇办厂的原因,也是张謇愿意领命的原因。 第二,《疏》文中,练陆军、治海军、设枪炮厂三点建议显系张之洞的主意。因为“练陆军”明确指出应在江南练万人,向德国聘洋将,“悉照西法操练”,这便是年底江南自强军成立的张本;设枪炮厂更详述各省设厂意义,并以湖北为例,缕缕细说应造何枪、何炮,何种最优。倘无湖北经验,岂能谈得如此透彻?张謇并无这方面的知识,显系同意张之洞的意见。张謇后来主张“棉铁主义”,也很难说与此无关。 第三,讲求商务、工务、办铁路,两人意见一致。《疏》文对清政府历来“但有征商之政而少护商之法”的批评;设立商务局、工政局的建议;“集钜资多股设一大公司者”应予奖励方案的提出;上海至南京、杭州铁路计划的陈述及“富国之本在工”这一思想的完整提出,既包含了张之洞多年从事洋务的经验总结,又体现了张謇的观察与体认。 第四,在广开学堂和派游历人员上,两人认识也是一致的。《疏》文广泛涉及开办学堂和派游历人员的指导思想(“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不知外洋各国之所长,遂不知外洋各国之所短”)以及具体办法。其中不少为张之洞早就申明过的和已在湖北、江苏实践过的;从张謇毕生重视办学活动看,在他执笔写文章时,也是完全同意张之洞的意见的。 众所周知,清代督抚大员请人代拟奏稿,必定亲授内容,密切磋商,字斟句酌后才发出。张謇集子中所载稿本与张之洞集子中正式发出的奏稿,两相比勘,鲜少更动,这篇奏稿既是两人合作的产物,又是两人的一次“心迹交流”。张之洞办工厂、建学校、派遣游历人员及练兵、建兵工厂等方面的主张和经验必定给张謇很大启发。有张謇的研究者认为,《条陈立国自强疏》是张謇实业救国思想形成的标志〔7〕。这一意见如成立,那么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显然与张之洞的启示有关。 张之洞不仅以自己的实践和思想启发了张謇走上实业救国之路,而且在具体行动上,将张謇推上了兴办实业的舞台。 这年七月,张之洞在江苏筹办商务局,先定三地:上海、南京、苏州,年底扩大到通州。张之洞认为:“通州海门为产棉最盛之区,西人考查植物,推为中国之冠,各处纱厂无不资之……近日洋纱内灌,通海乡人利其匀细,转相购买,参织土布,每年消耗四十余万金,若不亟就该处兴办纱厂,则民间此项漏卮无从而塞。”张之洞还认为张謇是办厂最恰当人选:“查通州在籍绅士前翰林院修撰张謇向来讲求时务,情形较熟,当经函商,力筹护持小民生计,杜塞外洋漏卮之策,属其邀集绅商,剀切劝导,厚集股本,就地设立纱丝厂,以副朝廷自保利权之至计。”〔8〕对此,张謇是这样讲的:“先是南皮以中日马关约,有许日人内地设工厂语,谋自设厂,江南北苏州、通州各一,苏任陆凤石润痒,通任余,各设公司,集资提倡,此殆南皮于学会,求实地进行之法。”〔9〕张謇就是按张之洞意见,“实地进行”,从开办大生纱厂入手,一步步走下去,终成中国近代实业又一开拓者。 张謇对张之洞的政治活动也多有支持。1895年10月,张之洞亲信梁鼎芬发来电报,声言将在上海开强学会,指名“南皮主之”,要张謇列名为发起人,张謇欣然同意〔10〕。上海强学会是由维新派人士(康有为等)、洋务派幕僚(梁鼎芬、汪康年)和部分帝党官员组成。三派意见并不完全一致,张謇的参与,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帝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