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与明暗

——东西方立体画法比较

作 者:
王镛 

作者简介:
王镛,1945年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出处:
文艺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具体比较了印度传统绘画的凹凸法与西方传统绘画的明暗法之间的异同,这两种画法在采用浮雕方式表现立体感方面存在一定的类似,但在处理线条、光线、阴影、透视等方面则存在根本的差异。历史上这两种立体画法曾相继传入中国,但对中国传统绘画影响并不很大,其原因有待深入探讨。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研究
复印期号:199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印度的凹凸法与西方的明暗法

      东西方传统绘画属于不同的造型艺术体系。就东西方传统绘画造型方法的明显区别之一而论,简言之,东方绘画以线条造型为主,注重平面化的装饰;西方绘画以明暗造型为主,注重立体感的表现。印度传统绘画虽属于东方绘画体系,但似乎比一般东方绘画更注重立体感的表现。印度传统绘画的“凹凸法”(nimonnata)〔1 〕与西方传统绘画的“明暗法”(chiaroscuro)〔2〕,都是刻意在二维平面上表现立体感的画法,这两种立体画法既存在一定的类似,又存在根本的差异。我们从事东西方比较艺术研究,不仅应该在差异中寻求类似,在类似中发现差异,而且应该探讨导致这些类似和差异的内在原因。

      关于印度的凹凸法的记载,散见于古代印度经典〔3〕。 在印度大乘佛教论著《楞伽经》(Lankavatara-sutra,约公元4世纪)中,把印度传统绘画技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法”(animonnata,无凹凸的),另一种是“凹凸法”(nimonnata,凹凸的)。 平面法即在形象的轮廓线内填充平涂的色彩,线条醒目,色调单一,平面装饰性较强。凹凸法即在形象的轮廓线内通过深浅不同的色彩晕染等方式,构成色调层次的对比变化,产生浮雕式凹凸的立体感。在印度教传说汇编《毗湿奴往世书》(Vishnupurana,约公元4~7世纪)的附录《毗湿奴最上法》(Vishnudharmottara)第三部分《画经》(Chitrasutra)中,提及运用凹凸法的三种具体方式:1.“叶筋法”(patraja), 即沿着轮廓线画一些类似叶筋的交叉线条;2.“斑点法”(vinduja), 即在轮廓线内点许多深色斑点;3.“晕染法”(airika),即在轮廓线内边缘部分施以较深的色彩,逐渐向内晕染,变成较浅的颜色,呈现圆浑凸起的幻觉。在印度巴利语文献中表达凹凸法的术语是“深浅法”(vattana )和“高光法”(ujjotana)。深浅法是以色彩的深浅表示物体的凹凸,既包括深浅色彩渐变的晕染,也包括深浅不同的平涂色块的强烈反差,还包括以深色背景衬托浅色前景中的主体形象(反之亦然)。高光法一般是在晕染的人物面部加白色高光,高光主要加在鼻梁、嘴唇、下巴等凸出部位,眼白亦以白色涂亮,金属、珍珠、宝石等饰物也用白色提示。此外,在《画经》中提及的绘画的八种属性里,“减少”(kasya, 缩小或降低)和“增加”(vrddhi,扩大或提高)是一对表示远近透视关系的术语,通过线条长度近宽远窄的增减有助于表现立体空间的深度。《画经》把能否灵活运用凹凸法作为衡量画家技巧熟练程度的标准之一,认为“自如描绘凹凸不平,才是熟练的画家”〔4〕。

      印度古代绘画遗存极少。而今只能从阿旃陀(Ajanta)石窟残存的壁画中寻觅印度传统绘画凹凸法的踪迹。 阿旃陀前期壁画(约公元前1世纪~公元200年)多已漫漶不清,依稀可辨主要使用平面法; 后期壁画(约公元450~650年)明显可见有的采用平面法,有的采用凹凸法,还有的在一幅壁画中同时采用平面与凹凸两种画法。在阿旃陀后期壁画中凹凸法的各种具体方式,诸如叶筋法、斑点法、晕染法、深浅法、高光法,均有实例可寻,其中晕染法与高光法配合使用得最为频繁。例如第16窟壁画《难陀出家》,第17窟壁画《须大拿本生》、《僧伽罗事迹》、《乾闼婆与天女礼佛》等,均以凹凸晕染法和高光法描绘全裸或半裸的男女人物。第1窟右壁左侧的壁画《宫中王后》(约公元6世纪末),是运用凹凸晕染法和高光法的范例。壁画中间坐垫上几乎全裸的王后和她身边环侍的半裸的宫女们,裸露的肌肤以深暗的棕红色从轮廓线边缘向内逐渐晕染,淡化为明亮的浅棕色或肉色,面颊、乳房、小腹、四肢圆浑凸起,鼻梁、嘴唇、下巴等凸出部位以白色高光提示,各种珠宝饰物和透明纱裙的衣纹也以高光加亮,整幅壁画的蛋彩色调都类似西方古典油画的明暗效果。阿旃陀壁画的凹凸法不仅用于人物,而且用于动物、花卉、山石、建筑等。其中以凹凸晕染法所画的花卉,常见于装饰石窟的藻井图案。那些橙黄色、白色、粉红色、浅蓝色的花朵和果实,边缘颜色略深,中间转为浅淡或纯白,在深绿或深红底子衬托下灿然浮凸出来〔5〕。除了阿旃陀壁画以外,印度巴格(Bagh )石窟的壁画(约公元5~6世纪)和斯里兰卡锡吉里耶(Sigiriya)王宫的壁画(约公元5世纪末),也采用印度传统的凹凸法绘制。

      美国学者本杰明·罗兰(Benjamin Rowland)在他的著作《东西方艺术比较入门》(Art in East and West,an Introduction through Comparisons)中,举例比较了那不勒斯的罗马壁画《静物》与阿旃陀第1窟壁画《藻井》两种立体画法之间的异同。 罗马壁画的画法是:“艺术家通过集中注意于刻画认真观察的各个细节,以很少或毫无意识的一种幻觉的空间的或空气的再现,追求一种乱真的效果。这种画法被形容为浮雕方式,其中通过在一个特定区域的明暗色调之内仔细地使阴影逐渐变化,赋予各个物体圆浑和立体的幻觉……”〔6 〕阿旃陀壁画的画法是:“阿旃陀花卉细节的画法跟用于墙壁的大幅人物作品的画法一样。它由轮廓线和以一种抽象的阴影渐变加强的明暗色调组成。在这种明暗中我们发现了绿叶或橙花的颜色深浅层次的一种渐变,因此产生了塑造或浮雕的幻觉。这种从浓重色彩到白色的塑造方法,当然,与欧洲中世纪和早期文艺复兴画家运用的浮雕方式相同。这样的幻觉正如在古代印度文献中论及绘画时经常提到的,凭借画家在平面上暗示浮雕的幻觉的能力所产生的乱真的效果。”〔7〕众所周知, 西方传统绘画的明暗法,相传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绘画中已初露萌芽〔8〕,在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的庞贝(Pompeii)镶嵌画和壁画中渐趋成熟, 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经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等画家提倡,明暗法与透视法紧密结合,更臻完备而科学。本杰明·罗兰所举的例子那不勒斯的罗马壁画《静物》,大概就来自公元79年被维苏威火山灰烬埋没的庞贝古城遗址,在年代上早于阿旃陀第1 窟壁画《藻井》(约公元6世纪)。 尽管印度的藻井图案不同于西方绘画的“静物”(still life),但这两种立体画法确实非常相似,都采用追求“乱真”(trompe-I'oeil)效果的“浮雕方式”(mode of relief)。笔者倾向于认为,印度的凹凸法与西方的明暗法可能是一种类似的平行发展,而未必是受西方的影响。本杰明·罗兰从两种画法的类似中发现了观点的差异,确实深入了一层。不过,他对这两种画法本身的差异则未加辨析,而这正是我们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