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

作 者:
刘源 

作者简介:
刘源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讲师(南京210093)

原文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摄影是视觉艺术,形象是摄影的表达工具。在新闻摄影活动中,怎样正确把握形象表现手段,是一个传统研究课题。从现代传播学角度来看,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应当服从于新闻信息传递的总体目标,同时,对于新闻素材形象价值的发现,恰当的摄影语言选择,以及如何使新闻摄影作品具有现场目击感、瞬间魅力和视觉冲击力,都是新闻摄影从理论到实践需要认真加以探讨的。从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理论内涵丰富、自成体系,反映了新闻摄影的内在规律。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研究
复印期号:199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新闻摄影是诉诸于形象的新闻传播手段。摄影和传播本属于两个有着不同质的规定性的人类活动。正因为形象这个桥梁,使得摄影得以加入到新闻传播活动中去,并成为极富特点的重要传播形式。在传统意义上,由于摄影是一门造型艺术,所以形象成为摄影活动的核心内容。在艺术摄影领域,如何表现形象往往是摄影家所需要做的全部工作。那么在新闻摄影中,形象表现应当如何定位?怎样才能充分体现形象表现的价值和特性?新闻信息和摄影形象怎样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只有以充分的开放与动态的观念,认识并研究这些问题,才能确保新闻摄影作为传播手段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建立科学而有活力的新闻摄影理论,从而使中国新闻摄影早日走上与国际接轨的道路。

      形象优势与信息传播

      新闻摄影形象是摄影记者在新闻事件同步发展过程中所抓取的现场视觉形象。与文字新闻相比,它具有明显的可视优势。在新闻摄影所包含的全部内容中,形象具有核心价值,只有它才能全面地体现出新闻摄影的视觉、瞬间、现场、真实的鲜明个性与魅力。

      与文字新闻手段相比,新闻摄影在形象的产生与运作上有三个明显的差别:一是具体可视,二是现场限制,三是不可更改。文字新闻也有形象,它是通过记者的描写加上读者的想象才能在读者脑海中形成一个轮廓式的形象。这种“轮廓”可能是清晰的,也可能是模糊的,它与读者的认知基础和联想能力有着很大关系。而新闻照片提供给读者的则必须是看得见的具体形象,必须是清晰可辨的。所以文字新闻可以报道无形的、概括性的,甚至是抽象的东西,而新闻摄影一般只报道有形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文字记者在采访时可以根据有关文件、材料、口头反映甚至电话采访来写消息、通讯、评论,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通过有关人员的追忆、叙述等方式来表达。这些都是新闻摄影所不能允许的。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在新闻事实的同步进展中观察形象、选择形象、表现形象,不到达现场,就不可能拍到反映新闻事件本质的具体形象。文字新闻的报道主旨、报道角度、材料取舍和稿件的结构,在采访过程中只是酝酿,写作时才最后确定,稿件写好后,还可以推倒重来。而新闻摄影,在采访拍摄过程中,报道的主题、报道的形象主体,都已基本确定,一旦照片拍成,再作更改的余地将是极小的。

      新闻摄影与文字新闻的三点区别,看起来对新闻摄影来说都是限制性的,特别是摄影记者的工作难度加大了。但从另一角度讲,新闻摄影形象产生与运作的内在限制性更贴近于新闻的本质规律。因而在保持新闻的本质内容、本质状态方面,新闻摄影具有比文字新闻手段更为明显的优势,这大量表现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上。

      新闻摄影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作为自己的目标的。它利用了新闻形象这样一个可感可知、具体生动的手段,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可信地感受到新闻现场环境和现场人物,并使读者在视觉、情绪及思维上能更加迫近新闻事件,全面而真实地接受信息,尽可能减少新闻信息的损耗。同样是新闻形象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也极容易产生偏差,从而损害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美国《世界摄影史》一书的编辑来中国选片,《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的两幅作品摆到代表西方新闻摄影权威的专家们面前,一幅是《我要上学》系列中的大眼睛女孩,一幅是《全校师生》。对于前幅照片,中国读者已经有相当的熟悉程度,这是记者在安徽金寨县一所山区小学拍摄的天真、纯净的小姑娘苏明娟,作者和读者都已经很习惯地把这幅人物形象丰满,画面效果颇佳的作品作为整个系列的代表作,甚至全国“希望工程”的组织者也把这幅照片作为活动的宣传标识。但高水平的编辑们并未选择这幅作品,其依据是大眼睛女孩很美,也有一定的主题表现力,但包含的新闻信息量却很少,而《全校师生》中的乡野背景,大碾盘、穿中式制服的乡村教师和孜孜以求的孩子等等,处处传达出贫困山区儿童学习的种种特定信息。这样的选择,恐怕不能视为“一家之言”,应当说是符合新闻摄影的本质规律的,这值得中国新闻摄影的理论工作者和记者队伍认真思考和借鉴。

      形象表现是信息传播得以实现的手段与工具。在新闻摄影中,形象表现应当服从于信息传播的总体目标。作为摄影记者不能把形象的选择与表现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不能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形象本身。由于我国的新闻摄影长期受到艺术摄影的影响与制约,重形象本身而忽视形象所含新闻信息的问题非常突出。某些摄影记者在新闻摄影中仍然注重的是选择最美的人物、最有魅力的光线、最均衡的摄影构图,很多照片看起来,其形象本身无可挑剔,但记者本身所希望表达的信息内涵却无法从形象中得到充分体现,这是一种形象“贫弱”现象,它不得不靠大量的文字说明来补救,实际上这就失去了新闻摄影的形象优势。因此,新闻摄影的形象优势不仅仅是可感可视,具有直观性,还应当是能够有效地传递内涵,有效地帮助读者在感受形象的基础上理解新闻事件,全面接纳有关的新闻信息。

      形象价值

      世界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会出现值得捕捉、表现的新闻事实,摄影记者并不能把发生的所有新闻都通过镜头反映出来。新闻摄影区分并处理题材所包含的重要因素是新闻价值,而另一重要因素则是形象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