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写漫谈(七)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语文建设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研究
复印期号:199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早期行书的形成

      章草虽然易于快写,但是形体过于省简,字符的别异每在毫厘之间,体势又与隶书相去甚远,因而识读极其困难,若不经过严格的专门学习与训练则无法掌握。为此,汉灵帝时代的赵壹曾写过一篇《非草书》的文章,指出章草缺乏广泛的实用性。从后世出土的文字材料看,章草在日常的使用确实很少。为了弥补隶书和章草的不足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进入东汉中期以后,人们便极力设法创造一种能折衷于两者之间、既容易识别又便于书写的新字体。经过几十年的摸索,这种新字体终于形成并盛行于世了。这就是早期的行书。

      早期行书是什么模样呢?我们认为就是传世的熹平元年(172 年)陶瓶上的字迹这样一类的新字样(见图)。有的学者把这种字体称为新隶体。我们经过分析、比较,觉得这种字体从用笔到结体以至整篇的章法与行气,都已具备了行书的主要特征,其中还有一多半的字的写法与体势一直为魏晋以后的成熟行书所沿用,称之为早期行书似乎更恰当些。下面就以这幅字迹为例,探讨一下早期行书的由来。

      

      我们曾经说过,书写过程中的笔形变化往往是新体产生的先导。早期行书的形成过程也正是如此:

      1.尽量减少或不用隶书长横那种“蚕头燕尾”的笔形,改用顺锋顺势的简便笔法来起收,从而免除了逆行入笔和上挑收笔的麻烦,节省了运行时间。在这一百个字中,只有少数几个字还用“蚕头燕尾”(如第五行的“下”字),其余多数字的横画都已经接近后世行楷书的写法了。

      2.捺画收笔不仅不再用向上挑的“燕尾”,而且多改变成了笔势向下的长点;撇画也不再向左上变曲收笔,一律改成向下直行出锋。改变后的这两个笔道,前者先细后粗,后乾先粗后细,是右手执笔最容易而又很自然成就的笔形。同时其运行又都是直来直去,减少了“走弯路”的时间。

      3.先横后竖的折画(如“四”字之类),多用圆转,少用方折。圆转可顺势而下,无需顿笔或滞留,流畅而省时。

      4.在维持隶书字符构形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借用章草的省减和使转笔形,例如“阴”“阳”二字“阜”旁和“适”字“ ”旁的省变,用一点或一短横代替“为”字下的四点,“等”“路”二字中稍加使转连笔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这些笔形的变化都是在章草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可以说是对章草笔形的沿用和发展,不过对隶书构行的省减却有很大限度的节制。正因如此,早期行书这一新生字体才同时兼有了隶书的易于别异和章草的便于书写的双重优点,同时又为后来楷书和今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