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两难选择的精神困境 《离骚》的诗学机制,具有非常精美的内在旋律感。受詈于女媭,陈词于帝舜之后,心理逻辑由壅塞趋向疏通,须有日驰万里的昆仑行加以发散;而浮游求女,屡受挫折之后,心理逻辑由奔放趋向敛抑,不能不在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中疏导迷惑。这就形成了由女媭、帝舜的借体代言的戏剧性,转换为昆仑行、求女行的游行性,再重新转换为灵氛、巫咸的借体代言的戏剧性这种波澜曲折、峰回路转的诗学旋律。女媭、帝舜,以及灵氛、巫咸的四个抒情单元,结构较为类似,不能纠集在一起,形成堆砌,陷入汉大赋不知《离骚》诗学旋律的敷陈堆砌之大忌。诗是一种有旋律的生命,一旦火高山巨川间视野开阔的游行化解堆砌,造成疏密有致的抒情曲线之后,新的戏剧性借体代言就有可能在大转换、大开阖中切入新的精神探索的深度。 当人生求索与精神求索屡经挫折,浮游求女遇上“闺中既以邃远兮”的结局,昆仑见帝早陷入“哲王又不寤”的境遇的时候,人生的和精神的双重危机使诗人的生命似有不堪负荷之感,发出了“余焉能忍与此终古”的呻吟。因此采用原始宗教行为,以灵氛取灵草、竹片占卜吉凶的方式来借体代言,成为诗人在绝境中探寻生路的一种精神方式: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灵氛占得的吉卦是“两美必合”,即君臣、人我之间双方美好的心灵(以美人为譬)必然遇合。而实现两美必合的途径,是在超出楚国的博大的九州土地上,去“远逝求美”,理由是天涯何处无芳草,你为何只眷恋着故国土地?这里连用了四个问号(?),反映着对诗人原先佩兰揽芷以振兴楚先王之事业的严峻的怀疑主义,包含着一种狂澜难挽、事不可为的悲哀。有意思的是:神话和原始宗教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使时间错乱,而且可以使空间变形,显示出这种思维方式的骚动性,并在骚动中强化隐喻功能。比如以前所写的昆仑行和浮游求女,按古地理学的考察已经涉及《禹贡》九州的雍州(一些靠近昆仑的地名)、豫州(如洛水)、冀州(如有娀氏、有虞氏),而并非如苍梧诸地一样仅在楚国所在的荆州。然而在神话和原始宗教思维中,这些在一般性精神探索中所涉及的地名只不过是隐喻抒写的需要,可以看作诗人未脱离宗国的行为,非荆楚的地名也才可能发生若在荆楚的变形。惟有如此理解,方能明白巫者灵氛提出的“九州之博大”与“故宇”的对比,劝勉诗人离开楚国以“远逝求美”。 其实灵氛之占,也可以看作战国晚期楚国元气消磨殆尽时际,诗人的另一个分裂的“自我”借体代言,从而提出的人生探索和精神探索的新命题。甚至在一个半世纪以后,深知战国士风的司马迁还重提这个命题的可能性:“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1 〕战国之世,群雄相争,“士无定主”,人才流动,抱王佐之才而在本国不得志者,改换门庭而大加施展的现象已成潮流。刘向《战国策叙录》说:战国之世“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这里讲的是纵横游说之徒,流品不足道。但是儒学巨子如孟子者,也继承孔子所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主张,提出去留具体国度的“所就三,所去三”的原则,认为“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2〕。这种以“道”和“诚”作为去留标准的儒士流品, 自非纵横家所能同日而语。 我们的诗人自然也是讲究去留标准和人格流品的,从他坚持内美外修、美政济民和联齐抗秦的政治原则,就足以证明。他对于结党营私之辈价值颠倒、以丑充美的行为深恶痛绝:“户服艾以盈要(腰)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苏粪壤以充帏(香囊)兮,谓申椒其不芳。”这大概是诗人听完灵氛吉占之后的内心活动,它以楚国结党营私辈的卑鄙行为,印证求美必须远逝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离国远逝就一定能求到“美”吗?“故宇”之外就一定能找到对自己美质,以及美政原则的认同吗?战国之世尚力不尚德,以诈谋为时尚的风气,是离开楚国就可以解决得了吗?这乃是诗人对灵氛吉占“心犹豫而狐疑”的关键所在。诗人在楚国是孤独的,他怀疑自己在“九州之博大”也难以逃避孤独。因此,“世幽昧以眩矅兮,孰云察余之善恶”;“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这就不仅是对楚国党人不足与谋的迷惑,而且是对楚国以外其谁与谋的更深的迷惑。这是在精神困境中对灵氛吉占之所谓“两美必合”的理想主义的置疑和否定,也为下面的巫咸降神准备了充分的心理期待。 巫咸降神的仪式远比灵氛占卜更隆重,选择黄昏时际,百神齐降,九嶷山神祇也纷纷出迎,一方是灵光闪闪,一方备齐享神的香椒精米至诚迎候。古时曾有“筮短龟长,不如从长”〔3〕的记载, 认为用蓍草占吉凶不如用龟版卜吉凶更可信从。原始宗教仪式是可以区分灵验等级的,从灵氛占卜和巫咸降神仪式的简单、隆重的差异,可以推测楚人信降神超过信占卜。这也隐喻着诗人是用递升的形式,来看待这两次原始宗教仪式的重要性,及其达到的心理深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