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吉俊洪 西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 杨森林 四川省广元市人事局;邮编:400715,628000

原文出处:
探索: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8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从人出发,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基本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能动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其活动必然受人的特性的制约,因此,我们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人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要受人性的制约和规定,那么,人性原则就必然是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下面,笔者拟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原则的基本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完整、科学、准确的人的特性为依据,树立良好的“人”的意识,尊重人、关心人、遵循人性的制约和规范。这一准则的核心是以人性为依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它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的完整特征,即科学、准确地认识人、了解人,这是作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要发挥其职能作用,达到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标,就必须以人为前提,把握“人”这一实体的特征及其表现。这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

      第二,遵循根源于人性之中的、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与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作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收到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揭示人的思想与行为发展变化的规律,按规律办事。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是受其教育对象的规律制约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适应教育对象”的规律。显然,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与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受人的特性规定的。遵循人的特性的要求,就是遵循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与发展变化的规律,也就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这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的一条红线。

      第三,以一系列符合人性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遵循人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第四,努力促进教育对象人性的丰富和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职能就是“育人”、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的人,首先要求教育对象是一个完整、科学意义上的人,具有人的一切高级特征,同时,还要使人的这些特征丰富化、高级化,即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单面化”和畸形化。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原则的理论基础

      多年以来,我们之所以总是回避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人性”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和了解,误认为讲“人性”就是讲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就是唯心主义。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原则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思想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思想和以往的人性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马克思在继承前人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坚持从现实的人出发研究人的问题所形成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它使人学变成了科学,在人学理论上实现了伟大的变革。因此,这一思想是我们今天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原则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个整体,人性实际上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其它动物所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指人在同自然、社会和自身三者的关系中,作为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能动的存在物所表现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实践属性。拿马克思的话来说,首先,“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人具有自然性。也就是说,人是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实体。其次,“……人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人具有社会性。也就是说,人在社会中产生、存在和发展,具有群体、合作和归属的倾向。人受社会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阶段关系、民族关系的制约,不断从社会中获取信息,使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人的社会性是人性的现实表现。最后,“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具有实践性。也就是说,人能够以有目的、有意识的阶级斗争、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去进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活动。人的实践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中间环节。这三者相互制约而又完整统一,共同构成人性的系统结构,完整地表征了作为实体存在的人。

      在人性中,马克思还十分强调人的实践。他认为,正是人的实践属性中的生产劳动创造了人自身;实践不仅能有效地满足和改造人的自然性,而且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现存社会关系进行能动改造,形成和完善人的各种社会属性。他还特别指出,“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讲,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然性、实践性都受社会性制约。人的自然性并非动物本能式的纯粹的生物性,而是受到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所规范;人的实践性也必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同样具有社会关系的内容。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马克思认为,从来就没有抽象的和永恒不变的人性,它必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思想揭开了人性的神秘面纱,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教育人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依据,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根源于人性之间的相互制约性。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三者之间是统一的,却又是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例如,人的自然性特征反映为温饱、性欲等生物性需要,它却总是受到社会性的制约,必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下才能满足;人的社会性特征反映为社会性需要,它必然受到实践关系、实践能力的制约;人的实践性特征反映为实践性需要,它也必然受个体生物机能前提和现实社会关系的箝制。三者之间往往不能完全协调一致,种种矛盾使人困惑、迷茫,反映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便会产生各种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差。这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对象充分接收社会规范,转变思想,提高觉悟,净化灵魂,达到自然、社会和实践的和谐统一,就成为必要的了。

相关文章: